11月19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在航飞楼一楼报告厅举办了科技赋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论坛。我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媛媛,副院长赵晓丽、高永彬,研究生处副处长李路;华东理工大学朱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潘小勇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赵静副研究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研究员黄小水、上海音特电子公司总经理肖南海等出席会议。
李媛媛在致辞中表示,本着科学、工程和技术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理念,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设立了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具备了促进科技发展、社会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科技赋能作为产业和学术界之间的桥梁,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新发展。
李路在致辞中讲到,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校肩负着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的使命。在这个背景下,科技赋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趋势。
朱煜教授作了主题为《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分析的研究与进展》的分享。潘小勇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靶向分子设计》的报告。赵静副研究员汇报的题目是《多视图表示学习进展及其典型应用》。肖南海作了题为《关于AI与电磁兼容EMC的设计系统评估》的报告。黄小水作了题为《大模型时代下的三维视觉》的报告。
本次论坛活动分别由高永彬和赵晓丽主持。高永彬副院长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涉及的多个学科领域,表示科技赋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将促使跨学科合作的实现,推动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从而促进创新性研究的发展。赵晓丽提出,论坛可以促进高校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学术和实践支持,为其创新创业之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下午的论坛中,学院研究生代表展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与专家们开展了深入交流。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程高艺同学分享了获奖论文《智能学习算法在中低能重离子碰撞的粒子鉴别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现场专家们的一致肯定。论坛二等奖获奖学生王嘉峰、时义聪、章逾越也分享了他们的获奖论文,他们的发言启发了同学们的科研方向,展示了学院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
赵晓丽与肖南海宣读了获奖名单并为同学们颁发荣誉证书与奖品。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通过邀请学术界和实业界的专业人士参与,论坛实现了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有效结合。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研究生们将以科技赋能为契机,锐意前瞻,蓄力扬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为科技赋能创新创业之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