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第二届市民运动会2016斯柯达HEROS中国自行车系列赛环上海——松江大学城站走进了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校园,吸引了200余名大学生的参与。

骑自行车代步是大学校园里最常见的一景,随着自行车运动热的兴起,上海的大学生中骑公路车、山地车的人群多了起来。6月19日,第二届市民运动会2016斯柯达HEROS中国自行车系列赛环上海——松江大学城站走进了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校园,吸引了200余名大学生的参与。
怎样让大学生车手从“杂牌军”到“正规军”,上海正在探索社会力量与高校结合的校园体育模式。


据了解,大学生自行车运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都开展得较好。在北京,依托北大成立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协会因为起步时间较早,完善的组织机构使得北京的高校自行车运动已经名声在外。事实上,上海的大学生自行车运动水平丝毫不逊色于北京,上海的同济、复旦、财大、上师大等20多所高校有自行车社团,经常骑车的大学生有2000余名。但由于高校间各自为阵,社团也多以玩票性质为主,上海的大学生车手始终没有一个很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从前两年的市民体育大联赛到今年的市民运动会,由嘉定奥林体育打造的环上海赛开始关注大学生车手。松江大学城有超过10万名学生,是一个富有朝气的群体,这里还有一支由松江七所大学联合成立的“G7”车队。以松江大学城为原点,通过专业赛事把上海的大学生车手吸引过来。赛事的举办不但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而且还水到渠成,促成了去年12月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分会的成立。上海高校的自行车社团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


相比大体协的足球、篮球分会,自行车分会成立晚,但是发展快。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分会秘书长谢敏告诉记者,大学生群体对户外运动兴趣很高,参与自行车运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校园体育需要拓展更多的项目,也需要专业的支撑,通过社会组织的专业赛事,提供专业培训,可以提高大学生自行车运动水平。“今后,上海优秀的大学生车手完全可以组队参加全国乃至亚洲的大学生比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大三女生罗希自称,进大学前对体育完全不感兴趣,进大学后偶然被学长“忽悠”夜骑泰晤士小镇,发现骑自行车原来这么好玩,还能减压。“我是文科女,换上骑行服马上就是阳光的运动女生。我想说,只要你想骑车,你能去任何地方。”去年,意大利蓝波车队车手、中国首位踏入顶级职业车队的徐刚在松江大学城与学生交流心得。罗希感受到,喜欢骑车只是开始,还有很多运动知识和文化的普及,都是大学生们非常需要的。


奥林体育负责人徐稼逸告诉记者,几年的赛事运营已经形成一批固定的高水平参赛群体,现在要发掘高校的潜在群体,“就像美国篮球有NBA的最高水平赛事,也有很火的NCAA大学生联赛,未来的赛事体系也将有多层次的完善。今后,我们还会把专业教练送进高校,在技术给大学生车手更多的支持。”
今天,上海市高校自行车运动发展论坛同时举行,公布了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自行车分会会标设计大赛结果。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李媛汐获得了本次大赛的设计大师奖。

原文链接:
上海观察:
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1254
转载链接:
东方网:
http://mini.eastday.com/a/160621162746459-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