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VPN
English
内网入口
人才招聘
2018版
导航
程园新闻
热点新闻
专题新闻
媒体聚焦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校长
纪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校领导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历任领导
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
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校区分布
组织机构
院系设置
党群机构
行政机构
直属机构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
终身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科研创新
科研项目
科研机构
招生就业
本专科、研究生招生
MBA/MPA招生
学生就业指导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走进程园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首页
教学科研
回到首页
教学科研
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5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评审结果。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牵头申报的“高选择性抗病毒聚合物的宏量可控制备及成药性研究”项目获批重点支持项目(直接经费257万元)立项。该项目由化学化工学院/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罗宇教授主持,联合北京大学,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申报。项目聚焦抗病毒聚合物纳米制剂在创新药物研发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拟基于项目组前期研发的特异识别病毒感染细胞梯度pH敏感聚合物分子,建立聚合物纳米药物高效开发的系统性新方法,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创新药物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产业化应用。该项目将为高选择性抗病毒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宏量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方法,为应对新兴病毒的未来爆发提供战略储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吸引和集聚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围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聚焦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此次重点项目的成功获批,是我校主动服务
2025-11-20
教学科研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红兵教授团队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
2025年11月科睿唯安(Clarivate)最新发布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统计数据显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红兵教授团队发表的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刘红兵教授团队一直深耕K-TIG深熔焊及磁控旋转电弧焊领域研究,对特种焊接的冶金机理、焊接过程监测及控制、焊接装备系统开发开展了系统研究。其作为通讯作者指导研究生鲍文在《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es》(中科院一区期刊,IF=6.2)期刊发表的“Keyhole critical failure criteria and variation rule under different thicknesses and multiple materials in K-TIG welding”,研究生杜金红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期刊发表的“Sol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reconstruction and its effects on p
2025-11-19
教学科研
我校研究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中再创佳绩
10月26日,2025年第十一届统计建模大赛在东北财经大学圆满落幕。在与全国顶尖队伍的激烈角逐中,我校研究生队伍发挥出色,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1项,在该赛事奖项等级上再进一步。作品名称参赛队员获奖等级指导教师所在学院分位数回归视角下ST 企业的财务风险驱动机制——基于多行业财务数据的异质性检验刘奕彤、刘林彤、刘思宇全国二等奖王国强数理与统计学院基于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关节镇痛巴布膏抗退行性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刘鑫伟、吴雨婷、李祖白全国三等奖赵琳静化学化工学院本次比赛至2025年2月启动,历经数月,经校赛选拔、省赛评审、全国赛通讯评审及会议答辩等多轮严格考核。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日夜兼程,攻坚克难,不断打磨作品,进行跨学科跨学院协同作战,协同创新,把统计建模应用于医学、管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领域,展现了我校大学生综合应用创新能力。据悉,本届比赛,我校共有研究生和本科生336人参加,组建44支参赛队伍,覆盖数理与统计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等多个学院,共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上海赛区一等奖6项
2025-10-31
教学科研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马宏雷老师在穿地通信领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方志军教授团队成员马宏雷老师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Tutorials》(中科院1区Top)期刊发表最新综述性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Through-the-Earth Magnetic Induc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该期刊2025 年最新影响因子高达46.7,在IEEE 所有SCI 收录期刊中排名首位,影响因子接近《Nature》(2025年影响因子48.5);其年发文量严格控制在80 篇以内、录用率不足20%,是全球计算机与通信领域公认的 “前沿风向标” 期刊。磁通信(MI)技术是地下应急通信、资源勘探、水下通信等场景的核心支撑(如图1),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空天地海地下一体化网络(SAGUI)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中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达五六百米,部分大型煤矿超千米,地下深穿透通信难题长期制约作业安全与应急效率。此次研究成果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可进一步推动我国深地通信技术向高可靠性、广覆盖性、强适应性方向发展
2025-10-24
教学科研
全国一等奖+1,国奖+36!
近日,第三届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在黑龙江大学圆满落下帷幕。经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88项、二等奖632项、三等奖1147项。我校参赛团队历经多轮激烈角逐,最终斩获佳绩,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项;艺术设计学院的徐江华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荣膺优秀组织单位奖,彰显了学校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艺术设计学院的徐江华老师指导的团队(队长刘源博)荣获一等奖。获奖作品《模块化全车清洁工具设计》设计了一款无线洗车枪与车载吸尘器的集成式工具,帮助网约车司机完成全车清洁。它通过共用动力组件来减少生产资料的浪费并节省车内空间,可简易操作拆卸和安装前端两种特殊组件(吸尘组件和洗车组件),从而完成两种使用方式的转换。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旨在全面呈现、传播“美丽中国”新时代风貌,可以在实践创新过程中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交流,激发研究生创新设计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与设计实践能力。学校始终锚定卓越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国家级赛事为重要载体,持续优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机制,积极整合学科资源,展示上工程
2025-10-23
教学科研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童东兵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期,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童东兵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马振峰在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发表题为“Fixed/prescribed-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Kuramoto-oscillator networks”的最新研究成果。该期刊是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刊,系国际自动化与控制系统领域中科院SCI一区顶级期刊,2025年影响因子为10.5。Kuramoto 振子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大量耦合振子同步行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所有振子都是完全相同的,相互之间的耦合很弱、并且任意两个振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取决于它们相位差的正弦。而耦合振子在同步过程,不可避免的要消耗能量。该论文研究了Kuramoto振子网络的固定时间同步和指定时间同步以及同步过程中能量消耗估计问题。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
2025-09-30
{源文件夹同步栏目}
{标题}
{简介}
{发布时间}
教学科研
艺设学子喜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
教学科研
我校学子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滨松杯”实物赛道全国总决赛中斩获佳绩
教学科研
我校研究生在第二十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创佳绩
教学科研
学校跨学科科技创新项目荣获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银奖”
教学科研
工训智能车社团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斩获特等奖
教学科研
材料学子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欧波同杯”失效分析大赛中斩获佳绩
教学科研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刘新田教授指导研究生发表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教学科研
机汽学子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
教学科研
我校学子斩获第19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特等奖
教学科研
材料学子在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
教学科研
化学化工学院罗宇教授团队在肿瘤治疗新技术领域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教学科研
大学生汽车科创基地智能车车队荣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赛项全国银奖
每页
18
记录
总共
29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