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校的广大师生历来视假期为科研工作充电的黄金时段。记者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悉,寒假以来,众多师生坚守在科研工作一线,实验室里灯火通明,线上线下共同研讨,广泛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在奋斗中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工程大材料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在假期中依然忙碌,孙明轩老师带领研究生专心研究光催化技术,对材料的表征测试,以及数据分析进行整理,探索N-TiO2/Ti3C2复合材料在船舶燃料领域的应用。张艳老师带领研究生致力于“小精灵”薄膜的研制,希冀解决目前呼吸诊断需求持续攀升的问题。在鲁娜老师指导下,“火眼金睛”团队的研究生致力开发一种检测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断方案。
在艺术设计学院,高瞩教授马不停蹄忙碌着。他带领研究生团队围绕上海国际仲裁学院吉祥物及标志设计、常州中盛启闭机技术有限公司数智柜外观设计、上海奔腾电器有限公司发型造型器创新设计等企业实际课题进行研讨交流。
假期中,高瞩还带领研究生团队针对红点设计大赛的命题,开展社区“移动医院”设计。他们围绕在社区层面如何能方便快捷进行体检、疾病筛查等问题,展开设计,获得大量奇思妙想,将对未来移动医院设计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寒假期间,数理与统计学院殷志祥教授领衔的智能计算与应用研究中心团队也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团队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DNA折纸术的DNA计算模型研究与探索”,带领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将DNA折纸术的计算模型较好地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医药载体、基因检测和智能药物输送等领域。1月25日,研究中心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召开专题研讨会,为团队中的每一位研究生制定了周密的学术计划,布置了详细的科研任务。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里同样是热火朝天,王国中教授带领留校学生继续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验,积极走访实践实习单位洽谈合作意向。黄勃老师始终坚守在实验室岗位上,悉心指导因疫情原因无法按时返乡的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为探寻数字媒体设计在上海红色文化展陈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在公共文化空间中的应用特征和形式,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体验与服务设计研究室的教师们,多次带领硕士研究生前往位于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夏衍旧居与草婴书屋进行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