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仪式举行。崔开昌是上海唯一一位受邀参加的志愿者代表。10年前,24岁的他报名赶赴灾区。当时汶川满目疮痍,如今临时板房成了崭新、整齐的居民小区。
10年前,团市委组织上海市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当时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的崔开昌立即报名。在灾区,崔开昌利用自己所学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在灾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他白天收集灾区孤儿的信息,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助学情况,晚上进行整理。崔开昌还在帮扶中心发起社会捐款、捐物,为解决灾区群众的经济困难尽一点绵薄之力。当时,临时安置点生活设施齐全,但孩子们缺少看书的地方。他和另一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商量,计划开办一个爱心书屋。计划得到了多方支持,当地提供了一间一百平米的板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华师大等捐赠大量图书、书架。“这个小小的板房,成了孩子们的精神乐园,虽然只有数千册图书,大家静静地看着书,仿佛能暂时忘记忧伤。”
从汶川归来后,崔开昌留校成了一名大学教师。这10年来,他坚持志愿服务,愿把爱的力量继续传递下去。这10年,一群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凝心聚力,共同成长。
发布部门:新民晚报(头版)
发布日期:2018-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