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能让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上海科学家研发智能型肝硬化分析仪

 中国目前有9000万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感染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乙肝患者如果没有经过良好的治疗,会逐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导致肝癌的发生。因此严密地监测肝脏情况非常重要,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近日,记者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采访时了解到,该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刘翔副教授科研团队,与上海长征医院超声诊疗科合作,研发出一种基于高频超声的肝硬化分析筛查仪。在近300例临床病例实验数据集上,该筛查仪早期肝硬化检测正确率超过94%,大大提高了肝硬化早期筛查的精准度。



刘翔在采访中介绍说,因为肝细胞内没有神经,早期肝细胞坏死时没有疼痛等不适症状,若患者疏于体检,等出现症状再来检查时往往到了较严重的程度,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现在作为金标准的肝穿刺检查肝硬化方法,是一种有创检查,有一定危险性,而且获取的肝组织标本太小,有时候不能反映全貌,不适合所有的患者。

目前肝脏组织检查中普遍采用的是中低频超声探头。刘翔介绍说,它的穿透能力强,但是分辨力弱。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频线阵超声探头,穿透力低、分辨力高,主要应用于甲状腺、乳腺、血管、眼等浅表器官的检查。科研团队采用高频超声探头获取的肝浅表切面图像,更敏感地反映出不同程度肝硬化时肝组织成像颗粒的粗细程度,为特征参数的提取和对病变程度的分类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另外,因为采用了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的方法,他们已经将超声影像分析从过去的人工读片、定性分析,上升到了自动读片、智能化定量分析。



“我们的机器可以自动地对肝硬化程度进行分类,帮助医生实现肝硬化的病程分析,另外它还有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刘翔告诉记者,这样的机器特别适用于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那里的医生通过机器就可以准确判断出病人的病情,不会延误治疗的时间。

原文链接;
https://www.toutiao.com/i6551752814022885891/?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timestamp=152552565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31659060887&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1


发布部门:今日头条
发布日期:2018-05-04
相关新闻
Related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