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 今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60周年庆暨秋季教育论坛在京举行。论坛聚焦“深化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高校中青年培训班、省地教育督学班、地市教育局长班、省市教育厅研修班,等5个培训项目500余位学员参与本次论坛。以下为本次论坛的精彩发言摘录。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丁晓东:谢谢大家,听了杨斌校长的报道,很怀念自己在大学做老师的时代。
上海的综合教育改革非常庞大,有十个方面52项任务,214个项目,我会就最重要的“管办评”这个角度来看综合改革。
上一个五年,中长期教育纲要上海市基本上实现了教育现代化,本次中长期教育规划定的目标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上海教育目前面临国家对上海教育的示范引领有非常高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显感觉到压力。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要求比较高,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正在制订,明确的目标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还没有提全球城市。
最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落户上海,给教育也带来了很多机遇。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多样教育的需求。这里涉及到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以高等教育为例,2001年我到上海市教委工作,教委分管高等学校的数量,从53所合并成了37所,到2007年我离开教委的时候又变成了60多所,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
要把教育办好,能够为经济社会起作用,必然要经历一个规模质量效益。并校的过程,中国存在了一个大并校,上海也不例外。我曾经工作过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是3所学校合并而成。第一个好处是保证教育质量,第二个好处是扩大了高校的数量,极大的满足了孩子们读大学的要求。现在的需求是读好大学,就是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和要求,上海的教育究竟情况怎么样。为此,上海按照国家层面的总体部署,推进上海教育综合改革。
我把综合改革方案总体的框架介绍一下,重点讲我们“管办评”的做法。到今天,上海的高等教育怎么办,我们希望做到三个层面上的统一:第一,符合国家战略与立足上海实际相统一。第二,推进综合改革与深层次突破相统一。第三个勇与探索与稳步推进相统一。通过构建三个制度体系,第一个是德育体系,第二个形成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第三个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
我们有三个导向,一是战略导向,一是需求导向。从上海的角度而言,我们中长期规划纲要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孩子不仅仅具备知识还有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把品行培育好,让他与生俱来的品行得到发扬广大。
一个目标是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创造世界一流教育。他们都提出上海搞基础教育现在实行全面的集团化办学,要办家门口的名校。通过两次pisa测试以后在世界的名气很大,有一点过去是追兵现在有一点当标兵的感觉了,我们现在送到英国的数学老师,特别是英国的数学老师送到这边来培训,说明我们的教育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长处,我们有不好的地方,有的时候深恶痛绝很不好,但是我们有长处。现在人家分析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不是全盘接受,他是吸收我们好的地方。
我下面就花一点时间聚焦管办评机制上面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向大家汇报。
构建科学的管办评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针对学校办学活力不足、定位不清,政府“放权不够”与学校“用权不好”并存,我们改变的主题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基本规范的市级统筹机制,对学校探索实施分类管理。推进管办评即有机统一又科学分离。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其次,以育人为本。我们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改革,政府如何管好教育,如何办好各级各类教育,如何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有利的教学保障。
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基于规划的统筹管理机制。政府首先是制订规划,综合改革是一张蓝图,我们希望制订规划实施科学规范的宏观管理。
接下来一段时间上海在做规范立法,上海在讨论出台高等教育促进条例,把政府该做的宏观管理的要素以及学校该担起的责任和政府该给的支持,能够在立法当中确立下来,能够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我们编制了三大规划,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规划,它的全称叫做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
第二,职业教育体系规划。
第三,高等学校学科优化布局规划。
2013年新一届政府组建起,就把三大规划作为重要任务,上海教育的现状如何,我们要满足老百姓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究竟要做什么,所以做了一个措施,动员上海几乎所有的相关委办局把数据都拿出来,都行动起来。动员了上海教育科研几乎所有的力量,华师大、财大、复旦、教科院等等都动员起来列题进行研究,不仅仅是从学校的数量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还要从结构上面,从学科门类的结构,现状是怎么样,到2020年它的规模怎么样,层次结构,研究生、本科生层次结构应该怎么样,达到多少比例,多少人数都必须要回答清楚。
我们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发展规划实际上是两大任务,第一是叫做布局结构优化来推动未来发展的增量的优化,第二是分类管理,抓手是综合改革。用全面深化的综合改革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优化,不仅仅是学校,学科门类。
原文链接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live/2015-09/01/c_128188496.htm
转载链接
央广网:
http://edu.cnr.cn/list/20150901/t20150901_519739514.shtml
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jy/201509/t20150901_707208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