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科技创新引领“智造”高地(转载3次)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泉港区前黄镇普安工业区的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只见南烽科技公司的生产线上一片繁忙。这种防火涂料产品涂层超薄、耐火时间久,且在生产、施工、燃烧时对人体和环境均无毒无害,目前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总经理助理蔡美聪说。

据悉,在孵化基地的助推下,该企业突破阻燃涂料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的无卤防火阻燃剂获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机场、大型商超、超高层建筑等领域。该企业从2010年成立至今,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为防火涂料行业的一匹黑马2015年可实现产值5000万元。

作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泉港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专家人才、技术力量、实验设备等对孵化器内企业全面开放,并与11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采取项目合作或校企联合、技术合作等多种合作方式,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目前,基地已引进孵化企业11家,孵化项目27个,有效提升孵化基地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内相关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是引领创新的高效催化剂。近年来,泉港大力推进石化高新技术孵化基地、两院三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建设,其中,福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目前已初步建成5大实验室、3大中试生产线和1个安全教育培训基地,与区内外企业联合共建研发平台18个,开展联合研发项目23项。同时,合成树脂功能化技术重大研发平台、泉州市聚氨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专业化服务平台也同步推进建设。

此外,该区引导区内企业与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5个高校研究生实习基地,3个校企合作平台,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98项。目前,全区80%以上中小科技型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市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平台总数达到23家,全区企业研发平台逐步形成涵盖主要产业领域的完善体系。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枢神经。为此,该区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采取人才+项目+团队的引才方式,大力引进拥有核心技术、产业带动力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和团队。同时,加强与大院大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以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联合成立研究所、建立学生实习基地、联合定向开展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建立全面技术合作关系等多种形式,助推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近年来,该区共吸引全国知名高校的65位教授、博士为区内恒河化工、百川化纤等21家企业服务。据统计,2014年全年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千件,达1094件,增长63.77%,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专利授权量512件,成效明显。

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的阳光不可或缺。为此,该区先后出台并实施《自主创新奖励规定》、《自主知识产权奖励规定》、新材料高新园区规划、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两院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多项鼓励创新政策,重点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税收激励等方面,加大对入驻该区的高新企业在信息、人才、资金等各类要素投入上的扶持力度,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原文链接

泉州晚报:

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5-08/12/content_149481.htm

转载链接

光明网:

http://tech.gmw.cn/newspaper/2015-08/12/content_108524780.htm

和讯:http://news.hexun.com.tw/2015-08-12/178276061.html

搜狐网:http://mt.sohu.com/20150812/n418679571.shtml

发布部门:泉州晚报
发布日期:2015-08-23
相关新闻
Related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