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工技大张健明:倾心教育 服务社会

 

【聚焦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上海高教系统)系列报道之十四】  

张健明现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高等教育岗位上任教35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以执着爱心倾心教育,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张健明教授有着坚定科学理想和信念,以学科理论造诣吸引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被学生称为最有魅力的老师

张健明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的职业。他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关怀无微不至,把全部爱心献给了学生。他坚持教书育人,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塑造。无论是上专业课程、还是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他都注重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和人格引导。近年来,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人格塑造、大学生得职业发展为主题,为大学生作专题报告50多场,他富有感情、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位大学生。

在教学方面,他始终如一地认真严谨,无论是承担专业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非常认真组织每一个教学环节,从概念、理论到案例、讨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一丝不苟。

张健明教授还推动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组织编制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新培养方案,构建了递进式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他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一个目标,做到二个坚持的教学理念。其中,一个目标是:构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科教学体系,二个坚持是:坚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坚持贯彻实施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产学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涵盖了培养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究型教学体系、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三个教学体系组成了一个完整合理科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这一教学体系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方面,他转变角色定位,由知识传播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张健明教授认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他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将传统的教师主体型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型教学模式,即采用研讨式、参与式教学方式。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他认为学生应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明确学习目标,自我选择课程,自我确立研究问题,自我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同时,他在教学中注重问题导向,将学科最前沿问题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当代中国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型学习,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改革,增强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大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教学效果十分显著,获得学生一致好评。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是张健明教授的重点之一。在实施探究型教学改革过程中,社会保障概论课程上,他将本学科学科前沿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研讨的重点内容,他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直接参加到教师的科研课题组或组织大学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

近年来,他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50余次,他几乎每学期都要带领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研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在张健明所讲授课程中,95位学生参加了教师的科研课题的调研、资料收集或课题讨论,占听课学生数的30%,有212位学生参加了大学生创新课题,占听课学生数的66%。参加探究型学习的学生数量达到96%。另外,他近年来指导大学生创新研究课题课题8项,其中3项为国家级创新课题、3项为省部级创新课题。作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的指导教师,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获得上海市优秀学位论文。

此外,张健明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的第二负责人,是上海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高地建设负责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高地建设第二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1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取得了6项教学成果奖,3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在他主持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成果获得了2009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他也先后二次被评选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名师。

以强烈责任感奉献科研,以强烈使命感服务社会

作为高等学校的教授,张健明教授学术研究重点方向是城市社会治理和社会保障问题。他是学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上海市社会保障重点学科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上海市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任上海市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副主任、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中心主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现代城市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健明教授以社会实际问题作为学科研究聚焦点,先后承担了18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特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2010年)、上海市决策咨询重点课题上海市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对策与研究2008年)、现阶段缓上海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2010年)、上海加快形成社区共治与居民自治有效机制研究2013年)、上海人口空间移动与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配置问题研究2012年)、网络时代上海社会管理创新研究2011年)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同时,他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4项国家哲社项目研究、20余项省部级研究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发表了4本著作,38篇学术论文,两项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副市长批示。

公共管理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是由张健明教授主持编制的。他带领学科团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学科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22项,承担委办级科研项目50余项。

张健明带领公共管理学科团队先后承担了上海市政府和区政府横向服务课题50多项,先后承接了上海市松江区、长宁区、浦东新区、宝山区、普陀区、虹口区、静安区等城区的战略发展规划研究项目,城区政府专项决策研究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张健明教授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和硕士研究生,手把手地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职业规划,指导研究生规划职业生涯。在他指导下,有3名青年教师获得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5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人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2人获得学校教学明显称号,2人获得学校教学新星称号,2人晋升为教授,10人晋升为副教授。

以敬业精神投入教育,以使命意识履行职责 

尽管张健明教授承担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极为繁忙,但他总是任劳任怨,尽责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曾长期兼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主笔撰写了上百篇学校发展战略的研究报告,在学校发展目标的确定,办学特色的凝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期间,他废寝忘食,日以继夜、通宵达旦的工作。通过与各部门通力合作,总结办学经验,凝炼办学特色,他主笔撰写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教学评估报告》获得教育部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

张健明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作为学院院长,他主动关心、帮助每一位教师,努力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成为一个信仰坚定,团结和谐,凝聚力强的集体。他心系学校、爱校如家,甚至母亲病危住院,他都无暇陪伴在病床边,常常是在深夜下班后赶往医院探望,母亲去世的当天,他还在学校工作。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假日。他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原文链接:

上海教育新闻网:http://www.shedunews.com/renwu/bangyang/2014/12/28/1171902.html

发布部门:上海教育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4-12-30
相关新闻
Related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