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通常只在校园网上见到校领导,没想到开学首日起,学校党政负责人都将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与传统思政课不同,校长、书记的思政课以学校为中心,案例可感可信,“比专业课难上”
师者,“传道”为本。大学迎来新学期,沪上8所高校试点100%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新生开学第一课,校长、书记也纷纷走进思政课堂,主讲大学之道,传递核心价值观。
昨天10时30分,试点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F314教室,来自航空和轨道专业的100名“95后”学生发现,来到讲台上的是校党委书记
阶梯室里7台吊扇转着,滕建勇边走边讲,轮流走上左右两边的阶梯,与十多名学生互动问答。上完一个半小时的课,他出了一身汗,兴奋地说“比专业课难上”。
“95后”的课,说难也易
如今新生都是“95后”,给他们上思政课,“既难上、又好上”。工程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主任张健明认为,他们思想很活跃,自我意识强,对事物的看法可能极端;同时,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看重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可以正确引导。新生必修的思政课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第二节第三部分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教育和实践?怎样直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此,包括党委书记、校长、副书记、副校长在内的班子成员开始带头上课,每人与一位思政专业教师配对备课,并覆盖不同学期的思政“四课”。
讲课时,滕建勇抛出3个问题:“为什么读大学,来大学学什么,毕业后准备干什么?”对此,同学们各有各的想法。其实,《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滕建勇接着讲课:如果说大学教师之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大学生之责就是“悟道、受业、释惑”。“悟道”也是第一位的,不可仅仅低头读书,更要仰望星空。“大家可以推算一下,在座各位将工作到2055年前后,这就意味着你们将参与并见证‘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实现!”
案例贴地,可感可信
无独有偶,前天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体育馆,校党委书记
“交大的风雨沧桑、砥砺前行,让我们责任感油然而生。”听完这堂课,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生张颖表示,“当百年交大迎来新交大人,接力棒在我们手中相传,唯有继往开来、勇往直前。”
与传统思政课不同,校长、书记的思政课以学校为中心,案例可感可信。工程大校长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更是以本校3座校门——华山路上中式东门、闵行校区老校门“思源门”以及
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大学有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思政教学也因人而异、各有侧重。丁晓东这些天就分类授课,给专科生上课的关键词是“自信”,给本科生的主题词是“勤奋”,昨天下午上研究生课时则强调“追求”。而滕建勇的第一堂课,面向高职高专学生。一开始,起身发言的学生说得还很拘谨,后来一个比一个放得开。滕建勇认为,当今大学生不是不思考,但思考眼前多、长远少,思考自己多、国家和民族的少。“在课堂上,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态,我知道他们开始思考了。”
知行合一,不再纸上谈兵。原来,工程大思政课50%的成绩来自一份报告。按计划,暑假8周的产学合作交流阶段,学生不仅到生产一线接受专业教育,更要带着一道“思考题”,基于实践单位来考察社会。从公民道德、社会诚信到国家民族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化为话题,每个人都将在实践教育中完成书面解答,而教师以及校领导们也全员全程指导。
原文链接:
解放日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4-09/16/node_8.htm
转载链接:
新浪网:http://sh.sina.com.cn/news/k/2014-09-16/0715110527.html
长三角城市网:http://www.csjcs.com/df/shs/jy/2014-09-16/7178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