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即将开始,上海高等教育改革出台新举措,从今年新学期开始,上海将在8所高校试点,激励教授投入本科教学。明年,全市范围内将有更多高校实施这一激励计划。请听报道:
截止今年3月,全市有19所高校提交试点方案,经两轮评审,确定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8所试点高校,参与试点高校都将教授、副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作为强制性指标,对教学绩效进行考核,并建立坐班答疑制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丁晓东介绍:
【第一步先收心,参加骨干教师团队的老师必须到学校来,做到弹性坐班,就是除了教学科研活动、需要外出查阅资料、请假以外,其余的时间原则上都要到学校来。第二个必须做本科生的导师,第三个要答疑,只要学生跟你联系要答疑,你就告诉他在什么地方就可以来,晚上6点到9点,必须有答疑,把教学楼A楼开辟出来,公开基础课必须有老师答疑】
教授走进课堂,更重要的是心留在课堂。已年过七旬的上海交通大学刘西拉教授至今还活跃在本科教学岗位上,两次被学生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他想说的是:
【一个老师教学的好坏,不是看他在讲台上灌输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学生离开教室以后,真正从老师这带走多少东西。现在学生,大家知道有“迟到党”,那老师上课点名,如果要靠点名来维持教学秩序就非常可怜了。能不能把灌输式变成讨论呢,有教学笔记,有没有提问的笔记呢?这个班上两周后,能不能把学生的名字叫出来?】
近年来,在上海,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人数占比呈上升趋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都达95%以上。市教委副主任王平表示,激励计划的实施是重塑教学文化,强化以本科教学为核心。
【现在在做一个具有上海高校行业特点的绩效工资薪酬的激励方案,另外也在探索青年教师公租房的试点。人事政策、薪酬政策也会向这方面激励,让骨干教师、教授、副教授在为本科生上课的过程,体现教书育人的价值。通过组合拳让本科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受到良好的教育】
以上由东广记者刘康霞报道。
转载链接:
新浪网:http://sh.sina.com.cn/news/k/2014-08-28/07221080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