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昨天上午,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行政楼205室内,一阵朗朗吟读声传出。作为工程大的正式课程,由该校社会科学学院教师曹开云主讲的“漫话端午节”开讲。 昨天,在工程大社会科学学院曹开云老师《端午节漫画》的课堂上,来听课的大多是少数民族班的学生。 学生们一起学包粽子环节则让端午的文化氛围推向了高潮,小脚粽、三角粽、枕头粽……形态各异的粽子惹人喜爱,而学生们自己摆弄的粽子更是令人爱不释手。一位从湖南来的土家族学生小杨说:“端午节有这么多的文化让我好奇极了,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虽然样子不太好看,但是端午节的习俗已经印在了我的心里,爱国诗人屈原、拥有感恩之心的曹娥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曹老师表示如今的学生对一些民俗节庆习俗知之甚少,他觉得,爱国首先应该从爱乡爱土爱历史爱文化入手,因此他想到了将传统佳节习俗融入思政课。据介绍,工程大已经将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 工程大航空运输学院的毕业生们还趁着毕业答辩的机会,带着香囊和糯粽,赠送给老师、宿管阿姨与食堂的工作人员。 原文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2 |
发布部门: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2-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