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近日,学校大学生“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通过进寝室、进社团、进党课、进团课、进学生园区等方式,以“十九大我们自己讲”的语言形式,深入浅出,联系自身实际宣讲十九大精神,在广大学生中掀起十九大精神学习热潮。广大青年学子纷纷表示,听了宣讲之后,更加认识到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争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为了在全校大学生中深入推进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克服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宣讲方式的不足,推进十九大精神学生自己讲、自己学活动,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生宣讲团,深入大学生中进行宣讲。本次大学生宣讲团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同学,用身边的事、自己的语言、学生熟悉的方式宣讲,力求广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欢,通过本次“十九大我们自己讲”宣讲活动,有力的激发全校同学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的热情。
进党课
配齐骨干,精心培育。本次宣讲团成员以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协会”学生理论社团为基础,充实由学院选拔、推荐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组成了本次十九大精神大学生宣讲团。为了使他们讲的准、讲的开、讲的好,党委宣传部对宣讲团成员进行了精心培训,在宣讲的内容选择、方式方法等方面专门给予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宣讲团成员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宣讲工作,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认真备课、提升自信,做到尽心尽责,不辱使命。
进寝室
形式多样,春风化雨。大学生宣讲团通过各种方式深入同学之中,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生应该“学什么”与“怎么学”两个专题开展理论宣讲活动。进寝室。大学生寝室既是他们休息的场所,也是其畅谈理想的重要空间,宣讲团成员以同学的身份,联系个人发展实际,与寝室同学畅谈大学生使命担当、个人梦想,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目标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畅谈体会,让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使思想得到共振、共鸣。进社团。通过与学生社团成员的学习交流,结合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朋辈互助的特点,以“学习小组”为依托,通过学生社团成员之间互帮互学、学讲结合、以讲促学,强化宣传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习骨干。进党课。学生宣讲团将十九大精神与学院二级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了十九大精神进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课堂。宣讲团结合自身学习的感悟与体会,从文化自信到生态文明,从反腐倡廉到大国外交,从缅怀先烈到畅想未来,其激情洋溢的宣讲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进团课。宣讲团成员中有学校志愿者、有学生干部、有科创能手,他们紧密围绕十九大精神,有机结合大会精神和自身实际,分“铭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梦、青春同行”“新时代,奋发有为”等多个篇章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各具的宣讲。进园区。学生生活园区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文化娱乐的公共区域,也是传承大学精神、彰显学校特色、开展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宣讲团在园区以主题讨论、故事分享等形式宣讲十九大的主题和主要成果、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新时代新思想新方略等方面的新认识、新收获,以一人主讲,大家参与的形式,扩大宣讲的影响。进网络。宣讲团成员结合自身在学习十九大报告过程中,自己最有感悟、收获颇多的一个小话题,通过拍摄成5-8分钟的小视频,借以通过网络等路径让更多的人能分享到自己的体会并参与到互动中,使得十九大精神更形象、更直观的为大学生们所理解与接受。
进社区
进社团
浸润人心、落地生根。本次“十九大我们自己讲”大学生宣讲团,通过学生对学生的宣讲,以学生的语言、学生熟悉的方式,结合学生身边的事来阐述党的十九大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更多的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播和践行党的理论,它以三个融入进一步推进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一是融入“知行大课堂”育人平台,即大学生宣讲团不光要“知”,还要“行”,要把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升华为自己的政治信仰,更要转化为生活中的具体实践,唯此才能讲得好、才能为广大同学所信服;二是融入“课程思政”育人方法。大学生宣讲团来自全校不同的学院、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在宣讲中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身边事和身边人来讲授十九大学习感悟,其中的一些专业知识背后的故事会触动广大同学的心灵,让他们受教育,进而在宣讲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学生中;三是融入“线上线下”互动因素。宣讲团成员的微视频,不仅道出自己的学习心声,也通过线上线下与同学们的交流学习获得新感悟,一同加强对十九大精神的深入了解。
进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