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青年团队、个人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新时代智造+”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管理学院刘峥同志、校团委徐靓雯同志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称号。
一直以来,在校党委领导、团市委指导下,在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关心支持下,工程大共青团坚持贴近青年,以“青年大学习”“微团课大赛”等为抓手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实效;坚持根植青年,以基层团组织建设巡查、活力团组织典型选树等举措有效夯实组织力提升;坚持青年为本,深耕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领域切实提升服务力,同时积极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品牌和项目,大师剧《周志宏》走进师生心中,在代代传承中奏响繁荣校园文化的青春旋律。工程大共青团感召青年以青春作为践行“国之大者”,以青春风采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青春力量奔赴学校事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新时代智造+”青年团队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新时代智造+”青年团队是一支年轻化、高学历、多学科的高水平青年工作团队。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引领下,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红”的底色,树立“大志向”。将党建和思政教育、人才培养等工作深度融合,做好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坚持青春建功——激扬“战”的决心,展现“大担当”。围绕学院博士点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学科方向的优势特色,凝聚各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青春建功。坚持队伍锻造——潜心“育”的使命,练就“大先生”。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求真务实,精耕细作。坚持匠心育人——用好“活”的实践,铸造“大英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工作成效显著。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管理学院 刘峥
刘峥是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入选中国科协智库青年人才、浙江省台州市“500精英”人才。研究方向聚焦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主持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10余项省部级课题。他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探索产教融合,助力青年大学生投身现代制造业和科教融汇,助推青年科研创新生态优化方面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他积极探索覆盖“教学素材+课程讲授+产业资源+论文辅导+行为引导”的育人模式,将鲜活案例融入教材和课堂,获批了上海市一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高等教育学会等教学项目,教学改革成果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他积极参与产学研一体化人才“订单式”培养,建设产教融合人才培育苗圃,着力培育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青年人“大国工匠精神”和“螺丝钉服务意识”,推动校企资源精准匹配,借助青年联组学习、座谈调研、产业发展青年论坛等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成果转化建立桥梁纽带。
他积极凝练绿色供应链调控、高耗能产业转型研究方向,带领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有组织科研。2022年、2023年,分别被选派至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挂职锻炼,以青年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主要从事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的政策体系研究,两次挂职均被评为年度考评“优秀”。
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 团委 徐靓雯
徐靓雯专注于开展艺术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研究,为学校艺术团队建设、艺术实践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营造以及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孵化、青年志愿者体制机制建设等起到重要作用。
她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主题纪念日,积极策划大型文演共计23场,累计参与演员2800人次,辐射观众33000余人。完成学校首部大师剧《周志宏》的创编排演5场,主题宣讲1场。牵头备赛各类艺术赛事,第六届大艺展获全国特别奖2项,市级奖项13项。连续三届获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短剧一等奖、长剧二等奖等10余项市级荣誉。获2023上海第十四届优秀管乐团队展演金奖。
对接虹桥交通枢纽、红色教育基地,形成“五彩城市”“红色基因”两大志愿服务品牌。徐靓雯所带领的“小甜橙”虹桥站青年突击队荣获“奉献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和2023年上海市青年突击队集体通报表扬。任驻松高校志愿服务联盟轮值单位,获评松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六个最美”奖3项。她四年累计带队480名进博会“小叶子”开展进博会服务,30余名志愿者获多家主流媒体报道,5名志愿者获团市委优秀表彰。
在繁忙业务工作之余,徐靓雯不忘提升自身的理论学习研究,参加中央团校2022年度团的领导机关干部进修班,市委党校2023年上海市哲社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累计完成市级课题及项目2项,区级课题及项目3项,校级课题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