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管理学院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干部队伍,结合此次管理学院干部调整聘任后的实际,管理学院于7月14日-7月17日举办了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分为入学教育、基础理论学习、工作实务学习、小组交流讨论4个环节,学院系(室)主任、副主任,教师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副主席,分团委书记等共同参加了此次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周洁老师作开班动员。
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老师作培训首讲《如何做好一名中层干部》。史健勇老师从什么是中层干部、如何做好中层干部、如何当好管理学院的中层干部三个层面,为老师们解读了如何培养和锻炼中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决策水平和履职能力。史健勇老师从丰富的干部培养经验以及管理学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学校中层干部的行为、准则、定位,明确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如何理解中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使命当担,紧紧围绕学校及学院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职;中层干部应当找准位、定好位、做到位,提升辨别、学习、创新、自律、实践、沟通能力,强化大局、责任、危机、绩效、团队、公仆意识;提出了管理学院中层干部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管理要求。史健勇老师指出,新时代新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及素养,希望参训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带着问题认真学习,结合实践多思多想,学以致用,推动工作,真正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长,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本次培训班培训内容充实、丰富,理论和实践水平兼备,通过入学教育、基础理论学习、工作实务学习、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做了很多专题培训,内容涉及到党建、人才干部培养、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研究生工作等多方面。
培训中还邀请到了校纪委纪检员梅运笋老师作《以案明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案例解析》,梅老师从鲜明的案例出发为老师们讲解了《条例》为什么修改、做了哪些修改,以案明纪,深入解读了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纪律“底线”,号召大家做一名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的合格干部。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范君晖老师作了《规范托底、创先争优、加强院系党的建设》的报告,范老师从相关工作背景和要求、学院层面议事规则、院系党建“1+2”文件3个方面对如何规范基层党组织工作建设作出了详细的解读。校党委组织员熊伟老师作了《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党员工作》报告,用非常生动详实的案例为老师们解读了党员发展工作的理论及实践,为老师们充分学习党员发展工作的规范性、优化党员发展结构、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作了系统的培训。
学院党委书记周洁老师作了《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报告,周老师从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和期待、课程思政的提出背景和要求、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思政讲什么以及怎么讲这4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为老师们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增加了信心,激励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多措并举打造在线教学课程思政金课,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之中。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强老师作了《思政工作探索与德育创新思考》的报告,从德育创新---总体思路、战略选择和实现路径、专业课程育人价值的教学操作性逻辑、高校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了上海实践成果的探索和分析,提高了老师对思政育人效果的认知,推动了老师们尽早确立同向同行目标、提升了教师育人意识。
学院副院长夏志杰、李跃文、叶欣梁、邱梦华老师也分别就科研、教学、研究生工作、国际交流工作为老师们作了相关业务的培训、制度的解读,为老师们更好理解学院中心工作作了强有力的基础。
培训中,老师们结合培训内容,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及支部工作开展了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中深化了对学校学院中心工作的认识,提高了站位,也交流了具体实践工作的经验,并在培训班的结业典礼上作了充分的分享。大家纷纷表示,本次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学习收获都很大。
7月17日下午3点半,学院举行了培训班的结业典礼,结业典礼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玉莲老师主持。会上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斌老师和各系(室)主任进行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签约,学院党委书记周洁老师和各支部书记等进行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签约。
会上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胡斌老师为此次培训班作了结业讲话。胡斌老师首先感谢了全体老师们在疫情期间工作的勤奋、努力。胡斌老师希望老师们充分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把在培训班的所学所想所思,积极主动地传授给身边同志,把培训成果转化为今后提升工作的标杆,谋划工作的思路,推进事业前进的动力,用培训成果提升工作成效,用工作成绩体现培训效果,以优良的作风和突出的业绩,成为引领和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生力军。
通过此次培训班,学院的中层干部们的创新思维和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拓宽了思维,增强了本领,提高了站位,会在日后将所学、所思、所悟、所得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紧紧围绕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为学校、学院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