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题目 | 非线性超声导波检测 | ||
主办单位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协办单位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
举办时间 | 2023年12月8日 | 主讲人 | 孙茂循 |
讲座地点 | 现代交通工程中心8A316 | ||
主讲人简介 | 孙茂循,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上海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培养“思学计划”,目前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各1 项,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6 个项目的研究。申请人作为第一作者在APL、NDT&E、Ultrasonic等多个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6 篇(其中3 篇一作SCI 论文据Web of Science 统计总他引次数为95 次),有授权专利7 项和软著1 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声学学会会员,担任Ultrasonics、声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审稿人,曾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塔夫茨大学留学1年,参加QNDE 国际会议、全国声学大会等国际国内会议7 次并作口头汇报。 | ||
讲座内容简介 | 超声导波具有远距离传输的特性,能够快速、有效地大范围检出薄板中的损伤或缺陷。非线性超声导波相较于传统超声导波,主要研究基波与材料中微观组织演化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阶谐波,对尺寸远小于基波波长的损伤或缺陷比较敏感。其中,超声导波的二次谐波相对容易激发,已被用于定量评估早期损伤。但是,超声导波的二次谐波容易受到测量系统非线性的干扰,并且无法定位材料中的局部损伤。超声导波混频在频率、模式、传播方向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克服了二次谐波的缺点。目前,超声导波混频在理论、模拟和实验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已被用于表征和定位金属材料中处于早期阶段的疲劳、热老化、微裂纹、冲击损伤和局部塑性变形等。高频段超声导波混频、兰姆波相向混频和非共线混频中差频谐波或和频谐波的传播性,以及更多类型损伤的定位和表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