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慧党建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融”为“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把党的建设融入学院建设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带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引燃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在“议事决策把方向上”促融合,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共谋划。学院党委坚持“围绕教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研”工作思路,落实“三重一大”“四责协同”机制,创新和完善了以党委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教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制度为基础的学院党的领导体制。对于涉及学院发展规划、重大改革方案、教师队伍建设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注重议事规则前置,先由党委会研究,再提交党政联席会决定,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对于学院重大问题决策注重征求教代会、工代会代表以及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运行高效。在“夯实基础建堡垒上”促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强合力,带动力。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功能和政治优势,落实“支部建在专业”、“一岗多责”等基本原则,全面梳理党支部组织设置、委员配置等情况,选优强配用好党支部“关键少数”,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党支部、联系学生制度,将力量凝聚在一线,使命落实在一线。积极创建市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入选校首批“党建工作标杆(特色)单位”。在“党员干部当先锋上”促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在业务工作中履职责,勇担当。树立一批“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开展联组学习,发挥先锋党员榜样示范作用。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积极创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在实验室安全领域、宣传员队伍等领域让党员立足岗位勇担当、作表率;持续做好“纺织强国”行动计划,援疆助力西部促发展,严选九批次干部送教入疆,学院荣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集体)记大功荣誉,为新疆地区的经济教育及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突出育人根本,以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构建多维度育人格局。建立学院领导、系主任听课及基层调研制度,开展“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研讨,常态化听取意见建议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积极调动全员力量,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思政教育载体,通过学生党员讲思政、专业导师讲思政,行业精英讲思政、前辈模范讲思政,汇聚校内校外两个场域、多维资源,打造思政全员育人“同心圆”。学院入选校首批“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建设和示范学院建设。融入“党建+”理念,拓展育人载体平台。“党建+爱心帮扶”,组建班子成员结对一个支部,结对一名学生,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和解惑者;“党建+学业指导”,教师党支部每学期组织一次专业学生座谈会,给予学生思想引领、团队建设、学业指导、素质拓展等引导;“党建+竞赛”,调动团支部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的积极性,匹配党支部形成指导教师团队,以赛促学;“党建+志愿服务”,学生党支部联动团支部开展进社区、进园区、进会馆的志愿服务活动。加强课程思政指导,规范课程思政内容。充分发挥学院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学科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团队讨论研究,举办“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讲课比赛,充分挖掘课程思政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成功获批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课程思政类别十余项、获批“课程思政”与“金课”等课程建设项目7项,课程思政建设被上海教卫党建网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以纺织报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纺织报国基因,打造依托专业的特色品牌,形成“1+N”相互支撑的学院、党支部两级党建工作品牌和党建工作文化路径。中服装艺术党支部围绕党的19段红色精神内涵,设计制作出精神谱系图册,倡导师生继承、弘扬时代精神;服装设计与工程党支部以土布作为课程教具,将材料学知识与红军历史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探索红军军服版型设计、面料结构的演变;学生支部,投身“寻找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足迹”寻访及“行走中的微党课”活动,开展红色文创产品,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弘扬纺织报国精神,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深化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学院构建“一师一策”管理模式,营造用心识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诚心引才、精心用才的良好氛围;完善了《纺织服装学院创新团队培育实施办法》,制定了《纺织服装学院科研创新团队考核办法(试行)》,聚焦学科研究方向力争产出标志性、突破性科研成果,肖长发高层次人才团队聚焦环境治理问题,研发油品净化功能材料、面向水处理应用的低成本纤维膜、过滤织物(布)用功能纤维等,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坚守纺织报国初心,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纺织报国的办学传统,用“勤奋、求实、创新、奉献”的工程大精神激励学生。进入新时代,学院党委深度挖掘纺织报国精神的育人功能,构建通识课程、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政相互贯通的育人体系,立项建设学校“中国系列”之“美韵中国”党性教育阵地。
彰显服务贡献,以特色优势助力“纺织强国”建设发展
以理论联学凝聚发展共识。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科技与产业对接、人才资源共建共享等主题,与松江区党建服务中心、徐汇区旅游局、松江区文旅局、松江区文化馆、华阳街道、佘山翠鑫苑社区、浦东惠南镇永乐村、常熟服装城党工委、浙江海宁经编园区等多地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共享党建资源,建立互帮、互学、互助的长效机制,打造校内外党支部合作互通、师生党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党建共同体”。以人才联育提升发展能级。加深“一带一路” 全英文专业建设,实施行业精英进校园计划,推动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学团队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实习实训、创新创业训练等,形成互补型强强合作,更好地满足纺织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人才政策发挥叠加效应。以科研联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聚焦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支持“技术援疆”“人才援疆”,2018年在上海首批援藏援疆的背景下,纺织服装学院党委启动“纺织强国”行动计划,打造“党建+科研+发展”的创新生态,推动多方在科学研究、项目培育、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合作。学院在2021年荣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脱贫攻坚集体记大功,援疆干部董海宇荣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脱贫攻坚个人专项奖。学院王际平高层次人才团队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作,利用上海纺织化学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 “非水介质染色技术”转化这一技术攻关,解决南疆的环境问题和产业的发展问题,助力新疆棉走出“绿色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党委将持续提升政治站位高度、增强立德树人温度、充盈事业发展厚度、拓展党建工作广度、加大严管厚爱力度,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做好党建育人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