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教授开展《工程导论》案例教学课

时间:2019-12-09浏览:230来源: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作者:通雁辉摄影:

为更好地推动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工程导论》课的实施,12月3日上午,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方志军教授在教学楼B510为本科生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工程导论》案例教学课。校长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全程指导了授课,工程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和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部分教师代表观摩了本次授课。

方院长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和工程项目经验,首先介绍了本次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目的,并强调了工程案例对于工程导论理论理解的重要性。然后以“基于无人机的飞机表面缺陷智能检测系统”项目为案例,分析了此项目的应用背景和意义,指出传统的定点摄像头检测方式存在固有缺陷,不能实现大型飞机全部蒙皮表面的检测,所以引入基于运动平台的检测方式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考虑飞行安全的重要性,大飞机检测系统需要利用多传感器获取蒙皮表面结构的多维信息,信息量的增加变对信息传输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结合当前通信领域的先进5G技术,实现检测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成为非常有效的技术实现手段。此外,方院长还解释了该检测系统的智能性,智能体现在该检测系统可以智能处理和分析检测到的庞大信息,通过不同表面之间的对照分析以及与典型缺陷模型之间的对比分析,智能判断出大飞机存在的潜在缺陷和故障。


课后,朱高峰院士提出了《工程导论》案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了授课思路和改进方向。一是要明确案例讲授目标,即通过完整案例的讲解,将工程导论课中的理论部分渗透到案例讲解过程,最终达到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技术解决问题”的目标。二是要突出案例讲授内容,以案例为载体,为学生呈现“工程任务-工程思路-工程过程-工程条件与保障-工程结果”的完整思路,让学生真切了解工程实践,把握工程内容及规律,了解工程师在工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本次授课是继校长特别顾问、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为本科生讲授《工程导论》课程后,由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带头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课程的内容和策略立足于学校培养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理论联系工程,学术反哺教学,教学效果受到了全场听课师生的一致好评。


周热点新闻
月热点新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