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开局之年,也是上海地铁通车30周年,为坚持建设上海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坚持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出“交通强国,轨道先行”的时代强音。6月21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与上海地铁博物馆、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10号线在上海地铁博物馆举行签约共建仪式暨轨道青年议事圆桌交流会。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施俊明,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陶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钢,学院党委副书记盛知恒,上海地铁博物馆馆长郭震,10号线运维管理部党总支书记李伟,党的二十大代表、虹桥火车站站长高煜,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徐彧菲,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师生代表,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10号线党总支、青年员工代表等参加活动。本次会议由城市轨道交通学院20级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张俊杰主持。
施俊明从建设、运营、经营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营业板块,以院企合作为出发点,表示新时代的企业发展更需要青年的力量,人才吸纳要不局限于地铁运营专业,更广泛面向新媒体、金融等多功能复合型人才,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陶城指出本次共建三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从新的维度代表了上海轨道交通的方向,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代表了专业人才培育的摇篮,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代表了上海市民便捷出行的服务者。他鼓励扩大合作范围,进一步优化共建载体,用好各自的资源,推进“组织共创,资源共享,队伍共建,人才共育,发展共赢”的五共发展模式,切实推进主题教育工作做深做实,响应“四联机制”,更好服务上海发展。
刘志钢介绍了学院18年来的发展成就和人才输送情况。他指出,未来学院希望在加快资源整合优化和丰富优质资源供给、深化志愿者服务和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方面继续加强共建,深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机制,通过双方青年讲师团的有效互动,强化协同、整合资源,打造校企协作常态化新模式。
会上,郭震、盛知恒、李伟共同进行共建协议签约仪式。本次合作的达成齐聚各方力量,适应变局、服务社会、健康发展、支撑未来,共同建设更符合国情的特色城轨交通。
施俊明、刘志钢共同为上海地铁博物馆党建与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揭牌。
陶城、刘志钢共同为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10号线运维管理部研究生工作站、三师工作室揭牌。
刘志钢为高煜授予企业青年党员导师聘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青年讲师团青年代表伍旭日、上海地铁10号线青年代表关博、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徐彧菲三位青年代表通过青年微课分享,分别围绕《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以青春之我奏响时代强音》《科教兴国,专业引领——以青春之我赋能行业内核》《博物致知,踔厉前行——以青春之我浅言青年力量》串联起“学有所思:学深悟透担使命”“践有所悟:教学相长谱新篇”“思有所践:踔厉前行传薪火”三个篇章,展现出轨道青年应有的青春力量。
三方将进一步开展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校企融合与协同创新、积聚人才与实践育人,聚行业之力,集行业之智,为坚持建设上海特色的城市轨道交通、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支撑实现交通强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出“交通强国,轨道先行”的时代强音,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