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外国语学院教师参加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9-11-07浏览:180来源:外国语学院 作者: 叶文妍摄影:

111日,外国语言文学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和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及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办。共有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德国的专家学者报名了本次会议。为了学习经验,探索筹建符合我校工科特色的德语专业,外国语学院叶文妍博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参与会议讨论

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大会主旨发言和分论坛讨论三个环节。开幕式由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杨克教授主持。广州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中心主任葛诗利教授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广州代表处主任Dominik Gerland分别先后致辞,预祝会议成功。

会议主旨发言部分由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副主任刘齐生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主任、全国慕课联盟副主席贾文键教授向与会听众介绍中国高校慕课建设的开端、发展、建设和标准的研制,号召出现更多的高校外语慕课。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宋柔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机器处理语言的基本规则,寄望语言学研究发现更多能够适用于机器语言处理的语言规律。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哲学系 Nordmann Alfred教授以可解释的人工智能与多语制哲学为题,关注人类与智能机器的交流问题。Alfred教授认为,人类依靠非语言的符码理解智能机器的行为。人类与智能机器之间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多语现象。可解释的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找一种在人工智能的决策机制和人的所知之间的可靠协议。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主任范劲教授以弗兰肯斯坦小说为例,以人与人的造物之间的关系反观人性与社会性。

本次会议设有外国文学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与后人类主题,德语文学与技术反思,人工智能与跨文化研究和哲学思考,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区域国别研究,人工智能与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口笔译,人工智能与外国文学青年学者论坛,人工智能与综合人文研究等九个分论坛。

根据外国语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我校外语学科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先设置德语专业。目前,外国语学院正在积极筹办德语专业,引进德语专业教师团队,拓宽合作办学渠道,嫁接德国优质工程教育资源支撑我校工程教育。本次会议期间,叶文妍博士就外国语学院成立与我校工科背景相结合的德语专业的设想请教了德语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副主任刘齐生教授,得到了刘教授的肯定和称赞,并给出了新的思路,对于目前学院的筹备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周热点新闻
月热点新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