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海管理科学2023:不确定环境下的管理”系列分论坛第一场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这是管理学院主办的“上海管理科学论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论坛的第四年。中国当下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环境下的管理”是对当下企业家的考验,也是对专家及学者的一次考验。
本次论坛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斌教授主持论坛,董晓松教授、叶欣梁教授和李含伟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出席分论坛。本次分论坛主题为:乌卡(VUCA)时代的管理创新与发展,与会嘉宾就数字化背景下不同行业面临的不确定环境以及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展开讨论。分论坛同时在网上进行直播,会议反响热烈。
董晓松教授以“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有效实现农业碳减排?”为主题做演讲,利用2011-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对农业碳强度的影响,并证实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中介作用和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产业存在显著的减排效应,且这种减排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中间机制,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则会发挥重要调节效用。
叶欣梁教授作题为“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以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时空演化路径。结果表明:两产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增速逐渐减小,两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有缩小趋势,空间上均呈现东—中—东北—西逐级递减的格局,和空间集聚错位的不协调发展特征;两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多数省市协调等级仍为濒临失调型,空间上正向相关性在增强,但空间集聚错位的不协调发展特征仍显著,东西差距表现最为明显。
李含伟教授以“中国式管理创新与数字经济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做演讲,针对中国共享单车在英国成功运营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第一手数据。研究完全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共享单车企业在英国成功运营的因子及其因果关系路径,通过“解剖一只麻雀观测整个鸟类”的方式,构建了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四维”和“五为”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即在内容、连接、平台、价值观四个维度下的内容为本、连接为翼、平台为核、以核为贵、以公为引“五为”理论范式。这为数字经济时代平台企业中国式管理创新的理论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贡献。
胡斌教授总结中指出,行业面临不确定的环境下,转型会加速向深层次变革。无论从更加智能的角度,还是服务创新的角度,都将更加集成和协同,进一步打通产业供应链,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来实现行业转型会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全球经济已步入VUCA时代,未来的管理教育肩负新的使命,高等院校要培养新科技驱动的产业领袖与管理者。最后主讲嘉宾和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