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开学感觉“恐惧” 提前进入角色早“收心”
时间:2011-03-10浏览:808来源:新民晚报作者:
(A-24 | 教育,升学指导)新学期开学后,不少“宅”了一个寒假的大学生都在网上不约而同地表示,“感觉这假还没怎么过呢”。自诩为“猫头鹰”的大学生在假期无休无止地玩,过着晚上醒早上睡的生活,他们的“开学恐惧症”最明显:疲倦无力、烦躁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始终提不上来。甚至有同学发言,“开学成了不愿面对的‘噩梦’”。 提前到校 早调“时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心理辅导教师柳维娜介绍说,开学恐慌症候群与星期一综合征颇为相似。长假时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许多意志薄弱的学生变得慵懒,原本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破,所以才会开学后不适应,新生则尤为明显。 柳维娜认为,“提前到校也可适当缓解开学恐惧症候群,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能促使学生们尽快地恢复规律的生活,缩短因假期产生的‘时差’”。因考虑到外地生留校和提前到校的情况,沪上多数高校早就准备好了对外开放的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览室。 开学前,工程专业的新生崔业强早早地来到学校,每天早上在校园里走走,晚上在图书馆看看书,自己的生活状态很快转换过来。他笑着说自己是“仙人掌”,适应能力强,开学后能很快调整好生活节奏。 自由散漫 缘自溺爱 工程大市轨道交通学院大一辅导员闫冰老师认为,假日情结对人们情绪的影响一直都有,但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大学校园,并不存在普遍的“开学恐惧症”,而现在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原因很简单,如今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度宠爱,致使很多人独立能力不强、过分依赖他人、自由散漫,一遇到环境变化往往无所适从。 闫冰老师帮助学生对付“开学恐惧症”的招术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们讨论恐惧症,让一只只“猫头鹰”变成“仙人掌”。与此同时,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新生都要接受为期一年的半军事化管理,早上出操,晚上自习,严格按时间表生活。如今,这个学院的学生纷纷对开学恐惧说再见。 原文链接: http://roll.sohu.com/20110307/n304013376.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