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讲座:活体超声热应变成像研究

时间:2022-11-16浏览:176来源:新闻网作者:摄影:

讲座题目:活体超声热应变成像研究

主讲人:郭霞生

主讲人简介:

郭霞生,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2010年进入物理学院工作,2019年晋升为教授,2015-2016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进行访问学者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共5项,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重大设备研究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在SCI源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当前主要从事声流控芯片、超声热应变成像等方向研究。任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检测声学和生物医学超声分会委员。


讲座时间:202211171000 ~ 1100

讲座地点:腾讯会议:219-919-672

主办单位: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讲座内容简介:

热疗技术已成为治疗良、恶性实体肿瘤、高血压等重要疾病的新兴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对靶组织中的温度分布进行定量监测至关重要。其中,基于超声影像技术进行温度成像具有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但因生物体生理运动的影响,该方法的精度难以满足临床要求。我们首先将传统热应变测温技术与动态选帧方法及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初步实现该技术在活体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基于呼吸状态分离的双线程超声热应变成像。以此为基础,对呼吸状态分别进行多线程跟踪,基于卡尔曼滤波及线程融合实现对生理运动的抑制和补偿。所研发的超声诊疗设备已投入临床应用。

1117日上午,城市轨道交通学院邀请南京大学郭霞生教授为全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活体超声热应变成像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采取线上会议的形式。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胡定玉主持。

会议伊始,胡定玉副院长代表学院对郭霞生教授为我院师生开设高水平学术讲座表示感谢。同时,表示期望学院能与郭霞生教授课题组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会上,郭霞生教授从活体超声测温研究现状切入讲解,主要围绕基于动态选帧和自适应滤波的TSI成像、活体呼吸状态分离的双线程TSI成像(RS-TSI)、基于Kalman滤波的多线程TSI成像(MT-TSI)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郭霞生教授丰富的学识、解决科学问题的独特思路,令在座师生大受启发。

会后,参与报告会的师生积极与郭霞生教授讨论多线程选帧、多线程滤波、多线程融合等相关问题。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师生们通过认真倾听、学习报告内容,进一步开阔了学术视野。

周热点新闻
月热点新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