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七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开幕。本届“汇创青春”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作品内容主题丰富、形式多样,除了反应当下大学生的创新创意水平,作品中更体现出年轻人被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感与担当。
作品展中,有70余件优秀作品得到展示,同时,优秀作品也将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云展示,进一步提升“汇创青春”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32所高校大学生参加,共435件作品
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创意设计学院院长顾艺介绍,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活动仍然得到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支持与肯定,投稿作品的数量与质量得到了保障,部分作品在艺术创作和设计手法上也比往届更为新颖。“希望观展的同学能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通过观摩获奖作品,调动学习热情和创作动力,在未来的竞赛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同学和老师们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但今年大赛收到的作品数量与质量仍保持较高水准。感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的组织筹备,感谢参赛同学和老师的辛勤付出。希望‘国创学院’能不断拓展‘汇创青春’品牌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加快产教融合,提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度,培养更多新时期创新创业型人才。”学校教务处饶品华处长在致辞中表示。
据悉,本届“汇创青春”(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共收到来自32所高校435件作品,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共计137件。数字媒体艺术与动画类作品形式包括数字动画、装置与影像交互、虚拟现实、数字游戏、动态交互界面、数字图像等,参赛主体大学生力图在表现形式中承载文化创意内容,展现出当代大学生不断追逐梦想、探索创意设计灵感的精神风貌。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作品的评审工作也首次在线上进行。工作组删剪、遮挡作品中作者信息,以盲审的方式让评审工作保持公正性。作品由数媒动画类组委会组织、抽签、排序并按序播放,评审组专家打分后当场计分汇总。本次活动于11月上旬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开设分展,同时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线上云展,通过虚拟展示平台将学生的创新创意才能展现给相关行业与社会大众。
在线盲评、当场核算成绩
2022数字媒体艺术、动画类虚拟云展
作品亮点:聚焦红色文化、公益题材、传统文化等
今年的投稿作品也颇有亮点,其中,有不少“红色文化”相关内容,作品形式除了数字动画。如同济大学学生作品《致敬百年》,还收到了虚拟现实类的红色主题作品,如上海大学学生作品《辉煌历程:党的二大》,学生从创作中学习了解“四史”,结合最新的数字表现技术来讲好红色故事,助力党建文化宣传。
在后疫情时代,尤其今年上海深受疫情影响,学生从关注疫情本身到开始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出现了绿色环保等公益题材作品。如同济大学的《环保“不管饱”》;推广上海地方青浦农产技术的作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作品《Mushroom蘑菇屋》;也有关心上海卫星城区发展有作品,如上海师范大学作品《奶奶的一封信》;有提及遗体捐赠这类社会责任问题的作品,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作品《新生》;还有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作品《梦想》以我国女性航天员为背景的励志故事。这些优秀的作品,设计不仅需要工匠精神、工匠技艺,更需要社会思辨、社会关怀,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意和社会责任感,乃至引领出一种新的设计思潮。
同济大学动画作品《致敬百年》
上海大学 虚拟现实作品《辉煌历程:党的二大》
上海师范大学 动画作品《奶奶的一封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交互作品《蘑菇屋》
华东师范大学 动画作品《新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动画作品《梦想》
上海师范大学 交互作品《梨园画谱》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动画作品《太极拳法》
在数字媒体领域中艺术与科技永远是相互启迪、相关促进的关系。今年的交互类与虚拟现实类作品不但展现出学生的技术应用水平与创新能力,也反应出他们积极了解最新技术与社会热点的精神面貌,例如以元宇宙、区块链技术为主题的科普动画等。
而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今年动画作品收到多件包含皮影元素、三维渲染水墨效果的作品。在传统水墨动画的辉煌之后,学生们也在探究如何运用动画技术赋能传统艺术,如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的水墨风格动画《太极拳法》、上海师范大学的《梨园画谱》、上海音乐学院光雕作品《光影敦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交互作品《玩》等作品,反映出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推广上的巧思。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无论是红色精神的发扬、非遗等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还是科普公益宣传,很多作品都融合了新的“数字文创理念”“元宇宙概念”或“全球议题”。
“汇创青春”活动的连续举办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放眼未来、对接社会、服务地区,为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文链接: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20513468_30597_dyjy.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