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报

学校校报

2022年9月10日总第967期

时间:2022-09-12浏览:10来源:新闻网作者:摄影:

9月10日.pdf

第一版

学校开展新学期教学工作巡查

为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95日上午,学校开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巡查。本次教学巡查分校、院两级,对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线上巡查。

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副校长夏春明对开学第一天在线教学情况进行集中巡查。校党委副书记史健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副校长王岩松进行在线随堂听课。院级巡查组由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组成。本次教学巡查包括:教师到岗情况、学生出勤情况、教材到位情况、教师授课状态、学生纪律情况和教学设施情况等。

俞涛校长对新学期线上教学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返校情况,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保证线上教学全覆盖;二是加强教学平台个性化建设,通过超星平台、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智慧教学平台体现学校特色;三是确保各教学单位的信息畅通性,实现信息沟通闭环,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化的管理模式,不断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开学第一天,全校共有511门课程“上线”。从校、院两级教学巡查的情况看,任课教师线上教学准备充分,各平台运行正常,视频流畅、语音清晰,教学秩序井然,教学设备运转正常,教学效果良好,为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校师生正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研究生处、教务处、学生处、质量管理办公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职能部处负责人及各教学部门党政负责人参加巡查。(王诗晴)

 

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部署推进新学期重点工作

98日下午,学校中层干部会议以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会议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推进。

会上,党委书记李江肯定了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推动学校发展取得的新成绩,要求全体中层干部进一步凝聚共识、落实责任,以奋进姿态投入到新学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要严字当头,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积极迎接、宣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各类学习活动既庄重、又俭朴,既喜闻乐见、又各具特色,推动学习走向深入、取得实效;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干部换届工作,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进一步提高站位,坚持“四个融入”扎实做好市委巡视“回头看”集中整改的收尾工作。二要勇于担当,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深入研究贯彻国家、上海“十四五”规划,高水平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要全校上下拧成一股绳,抱着“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以赴冲刺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工作;要坚定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动摇,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三要深化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持续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推进绩效评估、教育综合改革、依法治校等;推进开源节流工作,进一步创新开源渠道,完善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的管理机制。四要毫不放松,常态抓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稳定工作。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时刻绷紧校园安全稳定这根弦,深化文明平安校园建设。

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俞涛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确保完成全学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他对新学期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就做好新学期工作提出两方面的要求,在管理服务工作方面:一是做好博士单位及博士点攻坚冲刺,拉长板、补短板、扬特色,细致周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二是优化重建学校业务流程,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三是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稳定“教”与“学”的预期、目标和质量。四是量质并举做好科研项目,深化改革国家大学科技园工作。五是实质性推进国际化发展工作。在学术共同体改革工作方面:一是全面思考实施“三特”工作,在特点、特长、特色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长、与众不同。二是做好团队融建工程,做好国家级人才归队工作,把握好专业、学位点和学科的关系,做好有组织科研。三是持续深入推进CO-OP2.0工作,启动卓越工程师专项。四是夯实教学科研基地平台建设。五是深度改革职业教育。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对基层党建、教师思政、政治稳定、马院建设、工会工作、离退休、人才工作以及机关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对政治监督、职能监督、巡察工作、日常监督、廉政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对宣传工作、人事工作、学生工作、团委工作、体育工作、妇女工作、保卫工作以及审计工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岩松对规划工作、学科建设、研究生工作、科研工作、财务、资产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以及产业合作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党委常委、副校长夏春明对疫情防控工作、本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继续教育、产学合作、实训实践、基建工作、后勤工作、图书馆、信息化以及校友会等方面进行部署并提出工作要求。(冯洁)

 

【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学校召开“四责协同”、纪检监察工作专项整改推进会

96日下午,学校召开“四责协同”、纪检监察工作专项整改推进会。校党委书记李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史健勇,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洪春,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阳,党办主任高锡文,纪委副书记段海霞及涉及相关整改事项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门妍萍副书记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李江在听取了党办关于“四责协同”专项整改工作、纪委办关于纪检监察专项整改工作的情况汇报后,就进一步提高巡视整改工作质量提出以下要求:第一,根据巡视“回头看”的反馈意见,再一次加强学习教育,运用“五步整改法”扎紧制度的笼子;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制度的解读、教育培训和执行落地;第三,要总结巡视“回头看”的经验、规律、做法,从“参与对象全覆盖、业务流程全领域”的角度检视巡视“回头看”整改成果和成效。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门妍萍从提升整改成果质量的角度,要求各部门逐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即:要理清各部门之间和各工作领域之间的工作职责分工,全面系统协调和思考整改工作;“从严”,即严丝合缝地将制度落实落地;“治党”,即:体现于治党体系建立和治理效能显现。

党委副书记史健勇就巡视整改后阶段工作提出要求:第一,要找准巡视反馈问题的原因,精准发力;第二,要系统谋划整改举措,全面深入;第三,要注重整改成效,以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标准。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晓青指出,第一,要强化政治监督、职责和使命,从整改内容、职责、路径、观测点等多维度检视整改情况;第二,要立足重点领域,相关部门要做到同题共答、联动处理,并建立回访机制;第三,要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涵养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党办主任高锡文、纪委副书记段海霞分别介绍了“四责协同”、纪检监察工作专项整改的进展情况。巡视整改工作专班及与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陈文琼)

 

第二版

从教三十载大爱写春秋

编者按三十载春华秋实,育英才桃李芬芳。今年,学校15名教师、教职工从教、从事教育工作满三十年。他们将自己美好的青春,不懈的努力,辛勤的耕耘,点点滴滴灌注着每一寸工程大的草地,滋润着每一位程园学子的心田,青丝染霜,容颜沧桑,工程大发展的每一步都镌刻着他们的担当。今天,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感谢他们的坚守,感谢他们的奉献。

李路老师:数学建模引路人

数学建模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李路老师从教30年,其中大半时间,都将心血倾注于指导程园学子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不俗战绩。李老师说,30年来,他最欣慰的就是,通过数学建模,帮助众多程园学子理解了数学的社会价值。

凭借长期从事数学建模竞赛指导工作积累的丰富经验,李老师组建了一支团结协作、经验丰富的建模指导团队,为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参加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付出了辛勤汗水。在李老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我校数学建模成绩硕果累累,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美国数学建模一、二等奖,多项数学建模全国奖;多次代表上海市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曾获“深圳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优秀论文第一名,指导学生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上海市大学生创新项目三项;2022年被评为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先进个人,此前还被评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上海赛区优秀教练员,2014年获评上海市育才奖。

为了挖掘更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李路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遗余力,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数学建模公共选修课,举办数学建模讲座,开设《数学建模》创新实验活动,长期担任我校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主要成员。

李路老师长期从事教学一线工作,主讲本科生高等数学、计算方法、线性代数,研究生数学建模、矩阵论、机器学习等课程。主编《高等数学》(教材获2014年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和校优秀教材奖)、《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材获校优秀教材奖)、《矩阵论及其应用》等教材。20102017年担任数理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期间,分管教学、研究生工作。主持内涵建设项目,建设大学数学网络自主学习交流平台,为我校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2016年主持申报《商务统计学》自设二级学科,2018年,作为主要成员申报《数据计算及应用》本科专业。

目前,李路老师担任研究生处副处长,在坚持做数学建模引路人的同时,还与全校师生一起,为学校博士学位点建设贡献力量。

 

胡平老师:用心用情担使命

胡平教授从教三十年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他积极发挥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他热爱学生,治学严谨,勤勤恳恳教书,踏踏实实育人;在科研领域,他不断开拓、攀登学术高峰,于淡泊中默默坚守平凡的岗位……

胡平老师是我校首批“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之一,他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有效推动党支部教师党员们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上“双融合、双促进”,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有力彰显了“头雁效应”。

进校以来,胡平教授一直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是学院教学团队和学科团队负责人之一。在教学方法上,他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充实自己,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相结合,深受学生好评。他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专项英语课——《跨文化交际》,每学期选课人数都在150200人之间,最高时达到450余人。他给本科生开设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每学期学生评教得分都在9095分之间。作为研究生导师,他先后指导学生完成4项创新项目,6个新型实用专利,8SCD论文。他还指导本科生完成1个国家级创新项目、1个市级创新项目、3个校级创新项目。

作为外国语学院学术带头人之一,胡老师具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他耐得住寂寞,远离喧哗,高度自律,严守学术规范。近年来,他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伊兹拉·庞德诗歌创作与神话研究》,实现了学校外语学科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4篇为CSSCI核心论文, 2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庞德的比萨诗章研究》,该著作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袁建昌:深耕职业教育三十年

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三十多年来,袁建昌教授诠释着师者情怀,在课堂内外,用爱心和责任践行着一位新时代职业教师的初心。

袁建昌老师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过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过50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2篇,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参与编写教材3本。作为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建设,主持校级及以上教育教育学研究项目9项。他教学业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多次在上海市教委暑期教师下企业培训实践项目的优秀教案评选或教学成果转化评比中获奖,主讲的《连锁经营管理原理》课程获2018年度上海市级精品课,负责的“多元育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批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项目。

他在教学中积极践行“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在负责首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思政教学专项项目“高职经管类《管理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的过程中,将东方管理智慧、党的优秀组织实践、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有机地融入课程教学。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促进,多次为高职学院和管理系老师做“课程思政”建设专题讲座,发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相关教研论文3篇。在融入“课程思政”的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第七届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在融入“课程思政”的上海市高职院校教师说课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负责主讲的《管理基础》入选2021年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袁建昌老师通过学习考取了人社部“生涯规划师”资格证书,坚持给老师和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讲座,还专门开设公共选修课《大学生情商训练》,给学生传授情商技能,深受同学们的欢迎。面对职业教育强调实践型的教育特点,袁建昌老师注重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训练、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等项目,指导学生参加上海市星光杯“营销师(国际商务)”技能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学生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其本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凭借着扎实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他还取得人社部“高级物流师”资格证书,经常参加企业实践,并将企业所学编写成教案和案例,及时融入课程教学。

 

第三版

化学化工学院宋仕强副教授受壁虎触角和人体骨骼结构启发

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近期,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宋仕强副教授在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相关研究以“Bioinspired Engineering of Gradient and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 into Pressure Sensors toward High Sensitivity within Ultra-broad Working Range”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no Energy》上(影响因子19.069,中科院基础版/升级版一区TOP期刊),并得到审稿人的高度评价。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资助(No.52003151),宋仕强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研究生张翠芬为共同第一作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据悉,该论文被高分子公众号“高分子科技”以及“中国聚合物网”进行推广报道,当日阅读量超4300余次。

作者受到壁虎触角和人体骨骼结构启发,设计制备了一种分层梯度结构,可以同时提高灵敏度和拓宽压力工作范围并确保长时间使用时的信号稳定性。这种传感器具有半球阵列和梯度孔隙结构,允许其从微小压力到高压力区域内发生大幅度变形,显著提高了传感器在形变压力范围内的灵敏度。该传感器在0~1.9 kPa压力范围内敏感度可达102.3 kPa−1,压力检测范围为0~400 kPa,且具备响应迅速(35 ms)和良好的信号稳定性(>5000)等特点。通过简单的制备方法和结构设计实现了压力传感器高灵敏度和宽压力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宽了其实际应用范围,为新型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制备提供重要参考。

通常而言,压力传感器在压力作用下电阻、电流或电容的变化大小是直接影响其灵敏度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用于制造压力传感器的软材料或多孔聚合物是不可压缩或有限可压缩的,因此压力工作范围和灵敏度提高有限。在本研究中,作者在一个传感器中同时引入分层和梯度多孔结构,这种结构使传感器在宽压力范围内(0~400 kPa)产生压缩形变;另外,在其表面引入半球微孔结构,使得传感器在低应力下具有高的灵敏度且有助于其在较宽压力范围下灵敏度的提高。

宋仕强副教授自201812月入职以来,积极参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建设,深耕智能、功能和仿生高分子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1区论文8篇,2区论文10篇,包括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的《Nano Energy》(一区,IF=19.069,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一区,IF=14.511),《Composite Part B:Engineering》(一区,IF=11.322),《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一区,IF=9.221),《Nanoscal》(一区,IF=8.307),《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一区,IF=8.067),等。

 

我校在黑洞轨道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数理与统计学院4名研究生在伍歆教授指导下,在黑洞轨道动力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4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国际SCI期刊杂志,其中2篇发表于国际天文学、物理学权威期刊上。

2020级硕士研究生周娜英等在美国天文学会主办的国际天文学权威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中科院SCI分区地学天文大类二区Top期刊,IF=5.734)上发表了题为“A not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licit Symplectic for Schwarzschild Spacetimes”的论文。该工作是继导师科研团队近期解决黑洞时空显式辛算法构建的国际难题之后的进一步讨论,指出黑洞时空对应的哈密顿可积分解来构建显式辛算法的方法不唯一,发现哈密顿分块数目尽可能少会提高数值精度,还找到了精度最佳的四阶显式辛算法。这项工作对弯曲时空显式辛算法的应用以及黑洞轨道动力学和光线追踪法计算黑洞阴影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级硕士研究生曹文赋等在美国物理学会主办的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D》(中科院SCI分区物理大类二区Top期刊,IF=4.833)发表了题为“Integrability of Kerr-Newman spacetime with cloud strings, quintessence and electromagnetic field”的论文。该工作理论严格证明了加入电磁场等外部物质摄动源的非常复杂的相对论克尔纽曼黑洞时空是可积系统,并找到了非赤道平面上的稳定圆轨道和三维空间内的稳定球轨道。这项工作对黑洞轨道动力学、黑洞阴影计算以及吸积盘研究有参考意义。

2020级研究生张洪星等在《Universe》(中科院SCI分区物理大类三区,IF=2.065)发表了题为“Charged Particle Motions near Non-Schwarzschild Black Holes with External Magnetic Fields in Modified Theories of Gravity”的论文。该研究是在导师科研团队近期解决黑洞时空构建显式辛算法的国际难题之基础上进行研究,找到了合适的时间变换函数构建了形变史瓦西黑洞时空的显式辛算法,探讨了形变参数等对轨道有序和混沌的影响。这项工作对弯曲时空显式辛算法的应用和黑洞轨道动力学研究有参考意义。

2021级研究生杨大琪等在《Universe》发表了题为“Chaos in a Magnetized Modified Gravity Schwarzschild Spacetime”的论文。该研究是在导师科研团队近期解决黑洞时空构建显式辛算法的国际难题之基础上开展研究,找到了恰当的时间变换函数,成功构建了更改引力史瓦西黑洞时空的显式辛算法,探讨了修正引力参数等对混沌的影响。这项工作对黑洞时空显式辛算法的应用和混沌动力学研究有参考意义。

伍歆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2010月入职以来,组建计算物理与应用研究中心,担任中心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在黑洞轨道计算和动力学领域取得系列研究进展,特别是近期攻克了黑洞时空显式辛算法构建的国际难题,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和物理学主流权威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中科院SCI分区物理大类一区TOP期刊,IF=8.132)、《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中科院SCI分区物理大类二区,IF=4.607)、《Physical Review D》、《Universe》上。

疫情期间,伍歆教授组织我校及南昌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老师、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参加线上大组会,带领学生学习和讨论黑洞并合引力波和黑洞阴影照片等黑洞物理国际前沿热点问题文献,组织小组会跟踪学生科研进展状态与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性指导,帮助学生攻克科研难题。(孙威)

 

数理与统计学院殷志祥教授、开玥博士联合指导研究生在数学领域取得高水平成果

近期,数理与统计学院智能计算与应用统计团队殷志祥教授、开玥博士联合指导硕士研究生胡翔作为第一作者,在数学领域顶级期刊《Chaos, Solitons& Fractals》(系中科院SCI分区数学大类一区Top期刊,IF= 9.922)上发表了题为“A study of the pulse propagation with a generalized Kudryashov equation”的高水平论文。

该论文首先对广义Kudryashov方程进行了行波变换,得到了该方程的动力系统与哈密顿量,进而讨论了该方程的拓扑稳定性。通过引入摄动项,首次证明了该方程存在混沌行为。考虑到该方程在量子力学与量子通讯中的广泛应用,该成果有望在实际中发挥重要作用。

智能计算与应用统计研究团队自2019年成立以来,在负责人殷志祥教授的带领下,累计发表SCI论文32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篇,SCI一区论文4篇,SCI二区论文5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编教材《运筹学教程》(第3版)获煤炭教育协会优秀教材一等奖,作为副主编的教材《高等数学》(第2版)获首届国家优秀教材二等奖。(开玥)

 

第四版

【喜迎二十大师德铸师魂】

外国语学院马德忠老师:古道热肠传大爱

编者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校广大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展现出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雪中送炭

“马老师,我在加拿大的交流活动结束了,想继续留在这里再提高一下口语,但是在报语言培训班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凌晨,外国语学院马德忠老师的手机里跳出这样一条信息,他放下手里正在批改的作业,一个越洋电话打给了身在加拿大的小杨同学,问明情况之后,马上用自己的信用卡帮小杨同学缴纳了近三万元的学费,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小杨,是一名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农村的大学生,家庭不宽裕,英语写作基础比较薄弱。入学之后,马老师经常帮他指导英语作文,小杨同学的英语成绩因此有了较大提升,在大二时以全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马老师还经常给他介绍一些兼职工作,帮他增加收入,锻炼社交能力。大四那年,小杨参加了学校暑期赴加拿大的短期交流项目。这个项目结束后,他在多伦多大学又多待了几个月,想在那里提高一下英语口语。在缴纳语言培训班的学费时需要使用信用卡支付,由于他的信用卡年限很短,所以额度不高。小杨给父母打了电话,但是他们也没有可以支付的信用卡,这让他倍感焦急。情急之下,他给马老师发了求助信息。

大爱无疆

在程园,马德忠老师的古道热肠是出了名的,对于有困难的学生,他经常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像小杨同学一样得到马老师帮助的同学不计其数——

两名藏族同学生病住院期间,马老师去医院探望并送上慰问品。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间,翻译系的一位同学家中没有电脑,无法完成PPT报告作业,马老师借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寄到该同学家里,让他完成作业并参加期末考试。同一时期,一名维吾尔族学生的手机坏了,又不能出门修理,无法参加在线学习。马老师为该同学从网上购买了一台华为新手机,寄到她的家里。

2018年来校学习的德国交流生Lucas Ferchen不慎手指骨折,马老师给他在松江校区食堂订了两次鸡汤补养身体,还送他一副乒乓球拍促其手指康复。20205月,德国疫情严重,马老师为德国学生Julian Hubert寄去100KN95口罩;2022年年初,也门留学生巴希尔的手机屏幕坏了,马老师第一时间送他一部新手机。

大爱无疆,马老师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人间自有真爱。

良师益友

微胖的身材,朴素的衣衫,嘴角挂着温和的微笑,不时与路上的同学打招呼……在程园马德忠老师是亦师亦友的代名词。

马梁云超同学是航空运输学院交通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下定了考翻译硕士(MTI)的决心。马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里,为他详尽地介绍备考策略。此后,马老师经常不定期地发送一些文章让他练习翻译,并帮他修改。20223月和6月,马老师分别指导马梁云超参加两项大型的翻译比赛,以赛促练,帮他掌握翻译技巧和翻译规律。马老师花了七八个晚上指导该同学反复打磨,修改完善稿件。该同学在其中的一项赛事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无独有偶,20225月,聂琛之同学报名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作文大赛,请马老师担任指导教师。马老师白天太忙,利用两个晚上通过QQ平台对她进行了耐心的指导。最终,小聂同学获得大学英语组国家级三等奖的好成绩。聂同学在QQ上跟马老师激动地留言说:“马老师,晚上好。作文比赛成绩已出,是国家级三等奖,特别谢谢老师对我的帮助!去年我拿到的是省级三等级,今年有特别大的提升。” 2020年马老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三等奖。2021年他指导三位国际留学生参加上海市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获得“跨文化沟通友谊奖”。

言传身教

马老师坚信育人先育德,并从自身做起。他认为身为师者,首当其冲的便是应当具备家国情怀;作为党员,要时刻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20202月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马老师身先士卒,表现出师者自当为表率的精神与决心,在自己的中学同学群中发动募捐活动。《安徽日报》客户端以“中学的微信群里下起了红包雨”为题报道了这一次捐助活动。在学生眼中,这就是老师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最好阐释。

在平时的教导中,马老师将“虽天下人吾往矣”作为教导学生的第一课。学生从他身上学到的第一课便是爱国,要尽自己所能投身社会、回报社会。在“英语报刊选读课”上,当讲到杨洁篪主任和王毅国务委员抨击美国霸权主义的行径时,马老师眼里噙着泪花。他说:“以前美国在世界上横行霸道,正是因为有我们党,中国才能富强起来,美国的霸权才失灵了。我真的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了,请同学们见谅。”这只是他课程中最平凡不过的一节课,但真性情的马老师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立德树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中,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每一堂课中。作为系主任,他在安排大四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节点时,考虑到大部分同学考研时间紧张,他总是把开题报告放在寒假里以在线的方式进行,这样就能让同学们就能更加投入地考研。这种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让同学们都很感动。(朱文立)

 


周热点新闻
月热点新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