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辅导员培训班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举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经典案例交流”专题培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裴小倩、学生工作部(处)副处长严运楼、各学院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和全体辅导员出席了此次培训,我校医教结合合作单位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陆爱军副主任医师受邀作为点评专家参加会议。
心理工作是学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安全,甚至社会的稳定。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培养辅导员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教育学、心理学、事务管理等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提出解决对策,更好地提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规范危机干预预警流程,充分发挥班级、宿舍双轨,学校、学院、心理委员三级网络作用,推动我校心理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裴小倩在讲话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校辅导员团队的共同工作;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身心健康的人才,需要全体辅导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合理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成长。针对重点关注对象,裴小倩副书记、副校长强调各学院要做好危机干预的早期预警,重视学生在网络上的动态,及时做好干预工作。她还结合真实发生在身边的案例,要求全体辅导员充分发挥双轨制三级网络的作用,以保持阳光的心态、积极的情绪与学生沟通、交流。最后裴小倩副书记、副校长指出每位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必须严于律己、遵守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
会上,机械工程学院董春亮老师、航空运输学院陈鑫老师、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程玉莲老师分别汇报了心理危机干预典型案例,分享了在处理个案过程中的经验和思考;陆爱军医生从医教结合的视角对个案处理的专业性、有效性、规范性做出了评价,对辅导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心理辅导中心薛玲老师从我校心理工作的普及化教育、心理问题早期预警、双轨制三级网络、医教结合内涵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中可能遇到的工作环节五个方面向学员们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