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精神,深入推进高校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青年学者的研究视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话语体系,凝练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特色,推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建设工作、促进马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1月9日,在松江校区召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与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学术研讨会。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委党校等上海高校和学术机构的一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参会,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与会。
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凯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欣欣教授代表学院致开幕辞。刘院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践领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马院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要在读原著、悟原理、明实践、学懂弄通上多下功夫,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积淀,聚焦重大时代问题和实践热点问题,创新学术话语体系,优化中国道路的理论阐释路径,推动学科进一步发展。
会议议程分专题发言和交流发言两个部分。参会学者紧扣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面临的突出难题,就如何进一步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思路、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相邻学科研究的范式整合与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拓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学术
研究视野、带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等重要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和深入交流。
学者们还结合自身从事学术的经验和体会,分享了马院青年学者如何有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优化学术研究范式、创新学术研究话语体系等方面相关思考和有益经验,取得了广泛共识。
此次学术研讨会议,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气氛热烈。与会学者既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学术话语体系创新领域的理论思考,又能够结合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学术生涯规划和学术思路拓展方面的现状,提出了有益建议。对应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思路启发和理论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