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排放虽然导致了温室效应,但它也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1000 ppm,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为400ppm,温室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则更低。给农作物提供高浓度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这一做法在欧美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延风教授团队与上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造性地提出直接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设施农业农作物种植的设想,并付诸于实践。
工程大科研人员通过开发高性能的结构化吸附剂和对吸脱附过程的优化,直接捕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温室大棚作物栽培,将空气中浓度为400ppm的二氧化碳简单富集到5000—10000ppm,而不是传统工业二氧化碳捕获所需的大于90%的浓度,极大缓解了捕获能耗高和成本大的问题。另外,科研人员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来驱动二氧化碳捕获,避免了因捕获过程而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将捕获过程消耗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排放到温室大棚中,有利于寒冷地区温室保温,最大程度确保了能源的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