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写的《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正式发布。该书从邮轮区域发展、邮轮产业结构、邮轮旅游业、邮轮配套政策等多个维度展开研究,对我国邮轮产业链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探讨,并紧密关注中国邮轮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和本土化崛起两个重要方面。
报告指出,2014年至2015年是中国邮轮旅游产业发生深刻变化、不断迅速崛起的一年,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中,政策、产业、市场、资本、人力、产品等各个层面均发生诸多重要事件,具体表现为我国邮轮经济圈空间格局基本奠定,海外超大型邮轮相继停靠我国港口,便利游客服务政策陆续出台、邮轮码头规模和接待能级不断提升等。中国的邮轮旅游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邮轮旅游市场的潜力也将被不断释放。预计2016年我国邮轮产业发展将更加具有活力,邮轮产品与航线将更加丰富多彩,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个性化航线也将被设计并运营。邮轮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正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报记者从国家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是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我国沿海各地正紧紧依托“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紧抓世界邮轮中心快速东移的契机,加快完善各邮轮港口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和丰富邮轮产业链延伸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邮轮产业配套体系,国家旅游局也针对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布了全新的指导意见,这些都将有力支撑我国邮轮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邮轮旅游方兴未艾,但中国自己的邮轮产业才刚刚起步——中资邮轮运营公司于2013年才正式登场,至今仍不足5%的市场份额。而在邮轮的设计、制造、装修方面,也几乎一片空白。如果单从造船业来看,近年中国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年中国就占据了世界船舶建造市场31.2%的份额。但在豪华邮轮这样的附加值高、专业技术强的船舶制造方面,中国在邮轮设计、娱乐设施建造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邮轮的装修领域,中国还是空白。2014年,携程与皇家加勒比合作购进精致邮轮时,曾想在中国进行装修改造,遍寻市场却发现没有一家企业有能力接单,最后不得不委托一家新加坡公司完成装修。虽然中国造船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邮轮制造对资金、技术和装修水平的要求非常高,目前世界邮轮制造业基本上被德国、意大利、芬兰和法国垄断。基于以上原因,中国的邮轮制造业在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告认为,中国的造船业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而邮轮制造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对资金和技术要求极为严格和苛刻。就目前而言,国际上建造一艘现代化的邮轮,需要5亿—7亿美元,超大型豪华邮轮的造价甚至高达十几亿美元,对金融服务公司的要求很高。中国境内目前还没有相关大企业涉足大型邮轮制造领域,国内的造船公司业务以承接海外邮轮公司的零件组件订单为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国内目前只能造一些邮轮船体,至于邮轮上的精密设备仪器往往都是在国外安装完成。邮轮产业的国际资本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法律层面给予的支持和控制,就很难实现邮轮产业链的实质性突破。
原文链接
中国经济时报:
http://jjsb.cet.com.cn/show_468281.html
转载链接
和讯新闻网:
http://news.hexun.com/2015-10-26/180095373.html
东方财富网: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71,20151026559166452.html
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