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哥”“订票哥”等春运途中许多温馨感人故事引发网民共鸣,正在互联网上广为传诵。网民们纷纷对春运中的志愿者、好心人表示敬佩,对坚守岗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对铁路、公安等相关部门采取的便民措施表示赞赏。 春运途中一幕幕温馨场景感动人心 1月8日在太原火车站售票厅,一位老人因没有带身份证和足够的钱而买不了火车票,一筹莫展之时,民警刘春灏帮助老人办理了临时身份证,并自掏腰包补足了老人去天津的火车票款。他做好事的照片在短时间内被网民微博转发6000多次,间接转发2万多次,腾讯、新浪、搜狐等网站纷纷转载相关新闻。 1月11日,在广州开往重庆北的L608次列车上,一名孕妇在重庆铁警合力急救下,顺利生产;1月14日,从北京开往长春的Z161次列车上,怀孕32周的齐飞突然羊水破裂,情势危急,在列车乘务人员、旅客、沈阳北站以及长春妇产医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3个小时接力救援,顺利产下一名女婴;在甬温线动车事故中救起20多人的“草根英雄”何博买不到返乡火车票,杭州铁路公安处温州车站公安派出所民警信守承诺送上了返乡车票…… 春运以来,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类似感人事件发生,引发网民共鸣。中国江苏网联合南京火车站开展“感动春运”小故事征文活动,其中题为《春运虽忙温情在 “民警哥”情暖老农心》的新闻被新华网、人民网、新浪、腾讯、搜狐等100多家网站转载。 在新浪、腾讯微博及各大博客、论坛,有数万名网民展开讨论。网民“jiahuanjia”说:“春运中闪现出这么多温馨的画面,感谢这些让我们感动的人们,你们让我学会感恩,你们让人间处处充满爱和春意。” 网民呼吁向“春运好人”学习 在今年春运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叠加的情况下,火车票供应比往年更加紧张,而农民工等群体对电话购票、网络购票不熟悉,各地涌现出不少义务帮忙订票的热心人,让网民感动。 一名山东威海大学生被网民称为“订票哥”,他发现一些上年纪、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对电话订票无所适从,决定免费为他们电话订票,几天下来,成功订票400多张,许多路途遥远的旅客在他的热心帮助下,顺利踏上回家旅途。被网民称为“最美买票姑娘”的浙江永康市文化局普通职员池婷婷,利用休息时间上网查询车次信息、售票时间,帮陌生人义务网购火车票,20多天内垫付票款9000多元。在她的带动下,又有十多位热心青年加班加点帮助外来民工网购车票,目前已有100多人领到他们订购的“爱心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向丹放弃寒假休息,加入了春运志愿者队伍,因为她是一名三峡库区的移民,因而被网民亲切地称为“三峡好人”。人称“春运百事通”的浙江省医科院的“80后”科研工作者刘克澄已经连续6年在杭州火车站做春运志愿者…… 一些网民对铁路、交通、公安部门春运期间坚守岗位的工作表示致敬。网民“额出山”说,春运对多数人来说是忙碌了一年后的返乡路,但对铁路职工来说,却意味着连续加班、超强度工作以及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歉疚。网民“姜月”说,春运路上有武警战士一丝不苟的指挥,有警察同志恪尽职守的巡逻,更有加班加点力求做到最好的铁路公路服务人员,身边的感动实在太多了。 网上舆论还认为,今年春运期间出台的一些便民、利民举措值得肯定。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广州火车站广场开辟一块安静、温馨的小天地,候车的孩子可以玩耍,乘客可以写下春运感言;青岛至北京、上海的动车组开展“车递儿童业务”,将在异地的孩子接送到家长所在地,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上海虹桥机场候机楼可直接购买火车票…… 愿善意涌动铺就温暖回家路 有网民说,春运中种种温馨故事于平凡中见伟大,于质朴中见真情,期待爱心和善意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不断传递下去,共同铺就温暖回家路。署名李炎的文章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春运给予多一份的宽容和谅解,那么整个春运旅程将会是很美好的,我们所收获的也会是更多的喜悦与感动。一些网民表示,将以“民警哥”“订票哥”为榜样,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身陷困难的人。 评论文章《春运:面对尴尬求善策》说,“有困难找政府”,这其中寄托的是信任,也是责任。在运力不足、供求矛盾一时难以缓解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和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春运多一些温馨,让急于回家的人们多一些方便。 一些网民希望铁路部门今后能够针对团体购票给予更多照顾,使学生、农民工群体购票更方便,还有网民建议售票窗口能预留部分车票,给网络或电话订票不成功的群众。网民“王宣民”说,“订票哥”的善举让我们意识到,春运中一些群体的特殊困难、一些个体的现实需求,更需要而且应该得到社会助力。还有网民呼吁,出行旅客互相搭把手,多一分谅解,多一分爱心,让我们的春运回家路更温暖。 原文链接:http://www.gov.cn/jrzg/2012-01/20/content_205032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