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校旗。张晓媚/摄影 “奉献祖国,服务人民” 彰显大学生风采 今天上午,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党委书记滕建勇、校长汪泓的陪同下,上海市人大副主任胡炜,武警上海总队总队长、少将魏佑江,上海市教委学生处处长刘玉祥等领导出席了该校的军训成果汇报演出暨阅兵式。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绿草如茵的体育场上,身着绿色迷彩服的大一新生们,排成整齐紧凑的方队,等待领导和家长们的检阅。军训旅旅长、武警七支队副支队长冯相海中校向汪泓校长报告:“受阅方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随即,汪泓校长在旅长的陪同下,检阅开始。“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一声声高亢有力的口号响彻了体育场。 阅兵式后,标兵就位,分列式开始。4000余名学生身着迷彩服,列着整齐的方队、踏着雄壮的正步,斗志昂扬地走向主席台。“奉献祖国,服务人民”整齐的步伐,铿锵的口号,尽显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分列式结束,特色科目表演开始。队列表演、擒敌拳表演,还有武警上海总队七支队带来的配枪持枪列队等别开生面的表演。这些精彩表演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这份荣光的背后有学生在烈日下的考验和坚持,也有学校在细微工作处的努力和重视。 “特殊”教官上阵 道尽军训苦乐 在上海武警七支队的教官队伍中,有一名特殊的教官,他的发言感动了在场的学弟学妹们。四年前他成为大学新生。两年前,他参军入伍成为光荣的武警战士。今年,作为教官他站在工程大的军训场上教导新生,他就是一团一营四排的冯皓教官。 作为一名大学生士兵,冯皓给工程大的学弟学妹们宣读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提及四年前作为新生同样抱怨参加军训,他希望新生能及时调整好心态,走好大学之路。“穿上了这身迷彩,就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冯皓告诉新生,“相比已在社会中打拼支撑整个家庭的同龄人,你们已足够幸运,不仅拥有学习成才的机会,也拥有磨砺提升的机会。” 听了学长的谆谆教诲,运动场上的新生们用持久热烈的掌声回应。 家长受邀观礼连连称“好” 今年是工程大第一次邀请学生家长来观看阅兵,313位家长专程来到学校一起观看了自己孩子的军训成果。看台上,家长们掌声不断,相机、手机、家庭摄像机一应俱全,精神头儿不亚于接受检阅的小兵们。 当记者问到一位家长有没有看到自己孩子,家长兴奋地说:“有!当然有!”问到是否会担心孩子受不了,家长们纷纷表示,孩子们都黑啦,但黑得健康,不担心!“小孩子就是要让他吃吃苦”,对学校组织的军训连连称“好”。 汇报演出结束后,副校长孙培雷向记者表示,工程大每年的军训成果汇报演出暨阅兵式都很隆重。因为军训十天或十几天,学生们都付出很多,要让他们感到有很多收获。汇演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也是对师生和教官在军训后最好的鼓励和表彰。这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学校非常重视。 方队向主席台敬礼。张晓媚/摄影 【思考】 现代社会更需科学化军训 “要科学化军训”,这是上海工程大在今年军训开始之初反复强调的一点。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上,还体现在精神关怀和军训项目设置上。 劳逸结合用知识保证健康 在军训中,工程大的校领导多次向教官和学生叮嘱,要劳逸结合,科学训练。训练之初,酷暑难耐,不时有体力不支的新兵退下阵来,教官会经常提醒同学们注意身体,有任何不适及时报告,不要硬撑。 学校校医院还专门组织人员走访各营,对全体新生进行急救知识普及。中暑前期有什么反应?遇到突发状况如何自救和施救?……很多非常有用的生活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精神鼓励让军训不再枯燥 规律的生活作息、严格的军事训练着实为暑假中自由松散惯了的新生出了不小的难题。为了让新生更快地融入军训,教官给女生们取可爱的“小名”,让她们在军训中感到亲切温暖;为了让方队走整齐,教官们还拿出“秘密武器”——一根长绳,让男生队伍整齐划一。在教官耐心的指导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颇具的几分军人姿态,堪称当之无愧的好兵。 急救消防演习 逃生意识不可少 为使广大新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工程大特将消防演练排入军训日程,以提高学生在火灾中的逃生自救、及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军训期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分别在学生公寓、教学楼组织全体参训师生进行了三场消防疏散演练,以生动的情景模拟为新生授上安全教育一课。学校保卫处还利用新生军训休整间隙,组织专业人员到各营军训点开展消防器材知识、操作方法的教育培训和实物操作,提高学生对消防器材的认识和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科技化的时代要有科学化的军训,工程大的军训目标是,在保证学生健康的前提下,锻炼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学到多种知识。 严格军训更需要人性关怀 军训是严格的,但这并不说学生不需要关爱。恰恰相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军训中渗透了诸多温情元素,让很多新生倍感温暖。 家书字字情真 小军人表感恩心 考虑到不少新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学校,为了让父母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的现状,同时能将菁菁校园的美景定格方寸让遥远在外的父母能看到,工程大服装学院的师生决定,用书信或名信片,以“写家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是求学在外游子的拳拳感恩心。300多封家书承载着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直抵父母手中——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变化有多少,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校园有多美,让父母看到自己已为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后勤人员温暖贴心 家长大可放宽心 “我们学校后勤阿姨都很好的!”问起工程大的后勤部门,学生都会满意地说。军训期间,校医务室既开展正常门诊工作,同时安排部分医务人员投入军营。哪里有训练,哪里就有这身背药箱,穿梭于连队之间的医护人员。 防暑降温工作是军训的重中之重。除了保障有军训营队处有饮用水提供外,学校后勤部门的阿姨们组成“流动的水站”,温馨地为小兵们备好放凉的大麦茶。轮流为每营的孩子们提供。为照顾外地学生的品味,学校特别叮嘱食堂菜品里少放糖,要让本地学生和外地学生都吃得惯,确保经受高强度训练的小兵们的营养供给。 此外,寝室的宿管阿姨还会登记好个自楼的伤员病号,每天看望。聊天关怀外,如果发些哪些装病的“小逃兵”,宿管阿姨还会耐心劝解,保证每个小兵都不掉队。 在为期十日的军训中,积极向上、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在新生中屡见不鲜。经过刻苦的训练,今天他们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向教官、教师及家长献礼,为大学入学的第一课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链接地址:http://www.shedunews.com/web/TDisp_35134_1.html
|